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走”出实效 “访”出民情 ——威信常态化开展“干部下沉大走访”

 2025-11-21 09:35  来源:昭通新闻网

◆通讯员 鲁丽

面对民生保障与冬季安全双重任务,威信县常态化开展“干部下沉大走访”工作,组织千名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奔走于村寨之间,敲开农家门,走进农家院,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以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为核心抓手,开展全覆盖、多维度、深层次的大走访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高效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织就了一张覆盖田间地头、村组社区的“服务+宣传+安全”网络,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威信县将大走访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按照“全走访、听民意、解民忧、宣政策、保安全”的工作要求,通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县干部职工扎扎实实走好群众路线,实现全县89个村(社区)走访全覆盖,确保“村村有人包、户户有人联”。着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真心实意赢得群众认可。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干部们坚持“一户一策”原则,结合每户家庭实际情况,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政策宣讲入脑入心。

操家理务,看似小事,却关系着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走访工作从转变群众生活习惯入手,聚焦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干部职工与群众一起打扫庭院、整理房间、清洁厨房……从灶台油污清理到衣物分类收纳,从农具规范摆放到庭院绿化美化,推动乡村生活实现从“将就”到“讲究”、从“面子”到“里子”的全面转变。同时,各乡镇严格落实每逢农历“2、5、8”日常态化保洁制度、逢“4”日集中大扫除制度;开展村庄、路域、水域集中排查整治,做到生活垃圾不乱扔、牲畜粪便不乱堆、生活污水不乱排,乡村文明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走访中,威信县四级干部联动,创新工作方法,化身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情信息收集员,广泛收集群众法律需求,形成“普法需求清单”,精准设置“法治夜校”课程,让农村土地政策、矛盾纠纷解决途径、日常权益保障等群众关心关切的法律知识深入人心,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将感恩教育与法治宣传、政策解读深度融合,既推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入脑入心,又培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自觉,为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思想根基、夯实法治保障,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效能成为常态。

“医保报销比例又提高了?”“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有哪些?”为了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干部们创新宣传方式,编制通俗易懂的“政策明白卡”,利用晚间、周末等群众在家时间,开设“田间课堂”“院坝讲堂”,用乡音土话解读政策,确保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除了宣讲,干部们更注重政策的落实,他们逐户核查政策享受情况,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应享尽享、不漏一人。

干部沉下去,民情浮上来;院坝干净了,心里也亮堂了。从精准察民情的全覆盖走访,到促习惯转变的“操家理务”实践;从“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到直达民心的“政策明白卡”宣讲,一幅幅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活力不断迸发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干部下沉大走访”工作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威信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坚实起点。


一审:罗 丹  一校:鲁 丽  二审:何田田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罗 丹  一校:鲁 丽  二审:何田田
二校:马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威信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