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村庄志丨“受助者”变身“助人者”

 2025-11-05 10:22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乡村要振兴,防返贫是底线。近年来,新生村将扎实推进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通过开展走访排查、落实干部挂钩帮扶、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层层筑牢防返贫底线。

其林1组村民兰朝华的家庭变化,正是帮扶工作成效最生动的体现。夫妻俩育有4个孩子,妻子潘伦琴还患有慢性病。2020年,因同时有2名大学生、1名高中生和1名初中生在读,教育支出大、经济收入低,兰朝华家因此被认定为边缘易致贫户。

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兰朝华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1名大学生成功申请到助学贷款,另外3名学生享受到“雨露计划”补助;全家有4人被纳入低保,潘伦琴也获得了特殊医疗救助。“前几年,4个孩子都在读书,妻子身体又不好,家里经济很困难。多亏政府帮我们申请了低保和助学金,才熬过了最难的日子。”提起这些,兰朝华满是感激,“真的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各级部门的关心!”

随着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兰朝华家的日子也迎来了新转机。潘伦琴在家门口开起了小卖部,贴补家用;40多岁的兰朝华则到高铁隧道工地、集镇周边打零工,收入稳定提高,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2022年,他们一家迎来“双喜”:大女儿本科毕业后进入镇卫生院工作,二儿子大专毕业后外出务工,家庭经济压力大幅减轻。2023年10月,兰朝华家正式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彻底走出了困境。更让人欣慰的是,2025年4月,兰朝华的二儿子选择回到家乡,并当选村委会委员。曾经的“受助者”,如今成了为村民服务的“助人者”。

新生村党总支书记黄锐表示,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有序推进低保动态调整,实现“应保尽保、动态保障”,是新生村开展精准监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目前,新生村共有低保对象125户224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17人。今年以来,累计为5人申请临时救助,发放救助资金2.59万元。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生村群众的日子正一天比一天更有奔头。


通讯员:胡波  陈忠华  黄成元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胡 波  二审:茶月秋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胡 波  二审:茶月秋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