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08:55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峡谷深处,溪洛渡水电站横卧于乌蒙群山之间,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色电能。2015年10月,随着国家“西电东送”骨干电源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守卫中队正式组建。10年来,官兵们扎根于此,忠诚守护着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
万家灯火我守护 忠诚卫士勇担当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走进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展厅,一首《勘探队员之歌》唱出了建设者的艰辛。岁月流转,武警官兵接过前辈的旗帜,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座现代化水电站。
2019年初春的一个午后,哨兵王程良敏锐察觉到永久大桥方向传来异常呼喊与急促警笛。民警紧急通报:一名涉毒嫌疑人正朝地下厂房方向的山岭逃窜,请求支援!应急小组闻令而动,迅速协同民警展开封控、搜索和抓捕。面对潜在危险,官兵们临危不惧、默契配合,最终成功将嫌疑人制服。类似的考验远不止这一次:2015年,参加水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安保工作;2016年,协助公安机关缉拿毒贩……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彰显了部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过硬本领。
金沙江劈开乌蒙山脉,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武警巡逻车缓缓行进,车窗外是陡峭绝壁和奔腾江水。“营区嵌在半山腰,执勤点散布在峡谷深处。我们的日常,是漫漫长路与孤寂哨位的交织。”警士长李少华抚摸着熟悉的岗亭感慨道。今年底,他将告别坚守10年的军营。他心中最大的惦念,是将这份始终坚守的信念与担当,好好传承给新战友。
深山熔炉铸军魂 红色基因永传承
泄洪时的轰鸣声是官兵们日夜相伴的背景音。与之相对的,是山谷中清脆的虫鸣——夜幕降临,草丛里、石缝间此起彼伏的虫鸣,如同一张温柔的网。这细碎而恒常的自然之声,在孤寂的哨位旁显得格外清晰,映衬着战士警惕的身影和如炬的目光。
新兵李秦阳怀揣走出大山的梦想参军入伍,没想到却被分配到了更深的山中。初到营区,望着连绵群山,他一度感到迷茫。政治指导员王化晋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思想波动,特地组织官兵在燕子岩战斗遗址开展现地教育。
红色基因,在聆听与感悟中悄然融入血脉。李秦阳深受触动,逐渐明白了守护溪洛渡水电站的意义,在大山深处找到了军人的价值坐标,完成了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
淬火成钢锻精神 誓言铮铮谱新篇
“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坝顶平台,新一批战士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响彻山谷。即将退役的班长李少华,将陪伴他10年的钢枪,郑重地交到李秦阳手中。李秦阳接过钢枪,眼神坚毅。又一批新鲜血液注入钢铁长城,在庄严的宣誓声中,责任与使命完成了传承。
从唐古拉山奔涌而下的江水,在这里化作澎湃电流,点亮千里之外的万家灯火。在这壮美景色的背后,是一抹抹橄榄绿在孤寂哨位上的默默坚守。他们迎风雪、战酷暑,巡行于盘山险道,值守于泄洪声中,将青春融入山河,把忠诚刻进江风。
通讯员:李林波 赵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