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09:5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彝良县发界安置区前进社区的干部王帮琴便带着志愿者来到独居老人杨兴丛家门前,轻轻敲响了房门。这一天,她们计划为杨兴丛清洗衣物、擦拭身体、打扫房间。
这样的场景,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从帮我做饭、洗澡、打扫房间,到陪我看病、帮我交养老保险和水电费,他们什么都愿意做!”提起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杨兴丛满怀感激。
连日来,前进社区以一份详细的“服务清单”为主线,系统推进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工作。这份清单涵盖基础护理、生活照料、定期探访等多个维度,成为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服务的行动指南。由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专班,围绕群众需求不断织密“关爱网”,以系统性服务回应群众急难愁盼,用真情实意筑牢社区民生底线。

定期探访,用好“民情笔记本”
前进社区共有居民1230户6101人,独居老人、残疾人、失独儿童等特殊群体有近百人。为做好对他们的服务与管理,社区建立“分片包户”机制,将责任细化到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楼栋长,并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
在全面掌握特殊人员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信息的基础上,大家实时记录群众诉求,及时更新动态台账。依托前期精准摸排,进一步形成个性化服务清单,为每一户特殊家庭提供“定制服务”,确保关爱精准到位、不留空白,让探访慰问成为常态。
干部与志愿者坚持每周分组走访,深入了解特殊人群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居住安全以及服务需求,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实现关爱全覆盖。每一次上门,都是一次温暖的相遇;每一次交流,都成为倾听群众心声、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实践。
多维服务,化身“生活管家”
在特殊群体照料方面,社区以保障安全为核心,推动干部和志愿者化身“生活管家”,从细节入手,开展多场景服务。
在基础保障上,针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和残疾群众,社区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定期提供助浴服务,协助更换衣物、清扫房间,从整理杂物到环境消毒,确保居住空间整洁卫生。在生活关怀中,主动帮助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保障基本生活。
在日常照料中,服务专班协助困难人员操持家务,从清洗碗筷到晾晒被褥,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医等全方位服务。甚至把“医务室”搬进家中,携带血压仪、血糖仪上门为特殊人员做体检,提醒用药,并同步更新健康档案。通过一桩桩实事、好事,让安置区的特殊群体真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让民生服务更具温度。
情感慰藉,搭建“心灵桥梁”
在每周的探访中,社区干部和志愿者都会走进孤寡老人家中,倾听他们讲述往事、聊聊近况,或到失独儿童身边,陪伴他们阅读、做手工,用耐心的守护驱散孩子们内心的孤独。
社区干部与志愿者把每件小事都办进特殊群体心坎里,为他们筑牢了遮风挡雨的温暖港湾。一次次上门服务、一回回耐心帮扶,不仅拉近了干群距离,还架起了连心通情的 “心灵桥梁”。全方位的贴心服务渗透生活点滴,让特殊群体时刻感受关怀暖意,也让整个安置区涌动着温情、传递着向上的力量。
通讯员:陈明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