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10-14 09:20“阿姐,这个月做的反光背心针脚密实、边角平整,算下来能挣1800元,比上个月多了300元!”在云南星多服饰有限公司里,负责人陈荣昭一边验收成品,一边和苗族村民范冬梅拉家常、计算收入。这样温馨的场景,如今已成为林口村汉、彝、苗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林口村是镇雄县林口彝族苗族乡的一个多民族融居村寨,全村常住人口约1.1万人,其中有1000多名留守妇女。她们大多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难以离家外出务工。“不能让家门口的劳动力闲置,更不能让各族兄弟姐妹‘有家难顾、有业难就’!”林口村党委副书记罗飞说。2023年底,村党委积极行动,多次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和致富带头人召开座谈会,倾听各族群众心声,并主动对接外地纺织企业,最终成功引进云南星多服饰有限公司落地林口。从工商注册、场地协调到水电改造、招工培训,村党委提供“全流程”服务,仅用时两个多月,这家位于集镇的服装加工厂便顺利投产。如今,70台缝纫机高速运转,加工的反光背心远销海外,预计年产值将超过300万元。
随着企业稳步发展,党组织继续“添柴加火”。林口乡党委积极争取到160万元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将大石包煤矿的旧厂房重新盘活,改造出5个标准化生产车间,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并配套建设64间职工宿舍,打造出更加宽敞、温馨的就业环境。“现在两个厂区同时运转,我们每个月都能多接好几万件订单!”陈荣昭高兴地说。更令人振奋的是,依托镇雄县“1+3+N”产业协作机制,云南星多服饰有限公司与浙江两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增订单达100万件,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就业有岗位,增收有保障,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路才能越走越宽。针对需要照顾老人、孩子的妇女以及特殊困难群体,林口村党委与企业共同推出“工厂坐班+居家灵活”的双模式就业选择。“在厂里上班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还能照顾孩子,两不耽误!”彝族村民申开菊满意地说。目前,两个工厂已累计吸纳27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对于行动不便的村民,企业提供“送料上门、到家收件、按件计酬”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在家增收。四肢有轻度残疾的村民张菊梅通过在家接单,月均增收1500元。“现在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心里很踏实,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如今,林口村已有20余名特殊困难群众通过居家灵活就业实现自强自立。
党建红引领发展红,团结花结出共富果。在林口村,党组织不仅是产业发展的“主心骨”,还是凝聚各族群众的“连心桥”。一幅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民族亲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片多民族融居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通讯员:赵白羽 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