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教育强市 | 李桂羽:立鹤小学里的“文化小使者”

 2025-09-30 10:3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巧家县立鹤小学的校园里,四年级学生李桂羽的名字总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她爱诗词,能将千年韵律读进同学的心间;她善书法,能以笔墨展现汉字的风骨;她乐分享,愿做文化传承的“小小摆渡人”。这个眼里闪着光的少年,正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蓬勃生机。

诗词为伴

在平仄间打开文化之窗

上小学后,她常常捧着诗词集反复品读,从“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春日灵动,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风骨,诗词成为她探索文化世界的一扇窗。

这份热爱让李桂羽在诗教领域脱颖而出。2024年10月,她录制的2首古诗词讲解作品被“学习强国”总平台收录,其中《卜算子·咏梅》成功入选2024年度“‘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全国20个优秀作品之一。

“她讲解诗词的时候总能抓住诗词里的精髓,大家总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诵读。”提及李桂羽,她的语文老师万吉琼称赞道。

李桂羽还主动承担起学校 古诗词韵律操的配音任务。如今,每到大课间,她那伴着韵律操节奏的清脆诵读声总会准时在校园上空响起。

笔墨修身

在横竖撇捺间悟做人之道

李桂羽的书桌上,常常放着一本练字本和一支钢笔。她学习书法已有3年时间,从最初的横歪竖斜,到如今能写出一手工整清秀的硬笔字,她的进步有目共睹——那常被老师当作范本的字迹,便是最好的见证。

2025年4月,在巧家县第一届师生书写大赛中,她凭借扎实的功底获得硬笔书法小学组一等奖。

“写字和做人一样,得一笔一画、端端正正,不能偷懒。”这是李桂羽的获奖感言,也是她练字时始终坚守的信念。

除了书法,她对知识的渴求还融入日常学习。晨读时,她领读的声音响亮标准,带领全班同学体会文字之美;课堂上,她是小组讨论的主心骨,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课间,她追着老师问《西游记》里的故事……

2021年至今,她在亲子朗诵比赛、经典诵读大会等活动中多次获奖,还被“书香巧家”栏目评为“朗读之星”。

传承为乐

做播撒文化火种的少年

“我想让更多人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怀着这份初心,李桂羽成了校园里的“文化小使者”。

作为学校“红领巾”小记者,她拍摄的植树节采访视频被“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采用。该视频用镜头传递绿色理念,同时融入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智慧。在巧家县全民阅读大会上,她领诵的《藏在诗词里的春》声情并茂,让观众跟着诗句“看见”了草长莺飞的春日美景。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她以《传承传统文化,点亮智慧人生》为题,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评委,最终获得市级三等奖。

在校园里,她身兼多职。作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讲解员,她总能向来宾生动解读剪纸图案的吉祥寓意;作为播音主持社团的骨干,她每日课间操后都会准时现身广播站,用悦耳的声音为全校同学讲诗词、说典故。

3年来,“优秀学生”“五育之星”“优秀讲解员”等荣誉纷至沓来,但最让李桂羽开心的,是听到同学们说:“跟着桂羽能学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

“我想做一颗小小的种子,把诗词的美、汉字的好种在大家心里。”李桂羽在日记里写下的这句话,正指引着她成长的方向。


通讯员:张顺富 文/图

一审:茶月秋  一校:张顺富  二审:聂学虎
二校:沈艳琼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茶月秋  一校:张顺富  二审:聂学虎
二校:沈艳琼  三审:陈允琪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