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2025-09-06 18:54初秋的早晨,中国西南云岭大地已经“苏醒”。
一场细雨过后,位于云南西北角的独龙江峡谷云雾缭绕,年近八旬的文面女李文仕坐在自家小院里编织着色彩斑斓的独龙毯。
与怒江同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域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塔城镇响古箐,护林员兼护猴员余小德正背着10多斤松萝给滇金丝猴“送早餐”。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一列满载泰国金枕榴莲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班列准点抵达,这些跨越山河的黄金果实,将从云南奔向全国各地。
生产的繁忙与生活的日常,映照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与成就。
风从南方起,潮自南方来。
“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其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0%,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2025年9月5日至9日,来自110个国家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260余家机构约500名代表齐聚云南,聚南方力量,应世界变局。
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发表致辞说:“独龙族群众的笑脸,‘三江并流’的壮美,中老铁路飞驰的列车,喻示着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平发展的理念,这些鲜活的故事,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精彩片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9月6日,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昆明开幕。夏欣瞳 摄
透过云南这扇窗
一起去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去探寻“全球南方”国家
在减贫、环保与发展道路上
充满温度的答案
人口只有7000多人的独龙族,世代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这里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独龙族群众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习近平主席十分关心这个民族,亲切接见独龙族代表,两次回信,勉励他们脱贫致富。
怒江独龙江乡。陈飞 摄
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2014年4月,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独龙江乡一年中有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阳光普照、资源汇聚。当地建学校、办医院,群众种草果、搞旅游,日子一天比一天好。2018年,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如今,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4万元、比10年前增长7倍多,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房子,不少家庭买了小汽车、有了大学生,通过5G网络连接了世界。“现在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李文仕深有感触地说。
独龙族群众生产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云南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王宁说。
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全球仍有近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西亚等区域。解决贫困问题,过上更好日子,是南方国家的共同愿望。
“云南愿与各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医疗等交流合作,持续分享减贫经验,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云南力量。”王宁说。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从青藏高原顺流直下,在云南境内的雪山峡谷间奔涌,形成了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壮丽奇观,区域内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孕育了中国20%以上的动植物种类,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在“三江并流”保护区内的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滇金丝猴在护猴员身旁嬉戏、进食的场景是游客不可错过的瞬间。“我们保护大自然,与猴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就会和谐。”余小德回忆,自己年轻时砍过树、打过猎,后来巡山护猴,现在与生活在村子附近的滇金丝猴成了好朋友。更可喜的是,红豆杉、榧木、黑颈鹤等珍稀动植物种群数量越来越多,消失40多年的雪豹又重现保护区。
三江并流地区生态良好。彭建生 摄
放眼云南,从高山之巅到红土高原,从滇池湖畔到洱海之滨,从百亩花田到千年茶林……以绿为底、点绿成金的画卷在广袤云岭徐徐铺展:近3年,云南植树3亿多株,全省森林覆盖率超55%;茶、花、咖、果相得益彰,特色云品香飘世界;绿电装机超过1.5亿千瓦,每年生产绿电400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
“两山”理念润泽云岭,结出累累硕果,“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靓丽名片更加耀眼。
“我们同为南方国家,推进现代化,都需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王宁表示,云南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增绿添彩,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径。
一寸山河一寸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云南20多万群众以血肉之躯,开凿出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3200多名南侨机工冒着枪林弹雨抢运物资,为抗战胜利、世界和平立下不朽功勋。
漾濞县的民工修筑滇缅公路。云南省档案馆 供图
新时代新征程。
而今,满载友谊与发展的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将中国与世界更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东南亚的水果、海鲜,只需一两天,就能端上中国老百姓的餐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乘中老班列,游万象、逛云南、看中国。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通过元江特大桥。陈畅 摄(资料图)
从抗战大后方,到开放大通道。云南背靠14亿多人口的强大国内市场,链接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国际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中老铁路开通近4年来,货物运输突破6600万吨,辐射19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逾千种。与此同时,“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国内外通航点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快货物流圈正朝着国内1天送达、南亚东南亚国家1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目标迈进。
中老铁路。杨林 摄
“从滇缅公路到中老铁路,铭刻着中国从救亡图存到共促繁荣的轨迹,彰显了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基因。”王宁指出,同为南方国家,我们有着反殖反霸的共同历史,因此更加珍视和平安宁。云南将坚定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打造沿边睦邻安邻富邻样板,与周边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一场脱贫、三江并流、两条通途
这片民族和合、绿意盎然
八面来风的热土
正为“全球南方”发展提供“云南启示”
真诚欢迎大家,多在云南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验和发现更多鲜活的故事,在云南收获一段美好时光!
唱响“南方声音”,展现“南方担当”。
生生不息,可感可及
来自“全球南方”的故事继续
……
来源: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