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25-08-05 17:188月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评定结果,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榜上有名,获得正式立项。
此次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申报成功立项,将对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元谋人”在东方人类起源上的历史地位。
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元谋县老城乡挨小村委会大那乌村东约200米处,面积54.49公顷。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先生在褐色黏土层中发现两枚疑为猿人的牙齿化石,经研究,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后经古地磁测定距今170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近年来,楚雄州全面加强元谋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19年8月启动《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总体规划,公园规划建设范围370.66公顷。总投资12.76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2024—2030年)建设范围94.71公顷,涵盖了遗址保护范围54.49公顷,投资5.8亿元,建设项目49个,主要围绕考古发掘进展实施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启动考古标本库房、考古实验室、科研和辅助用房建设,完善专管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常态化管理运营;二期(2031—2035年)建设范围275.95公顷,投资6.96亿元,建设项目17个,有序保障考古和多学科研究远期工作计划,完成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与乡村环境整治提升。
目前,元谋人遗址已完成了遗址公园环境提升、安防、道路改扩建、游览设施等项目,今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6月13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人遗址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正式启动,为遗址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据了解,下一步,元谋人考古遗址公园将积极配合考古机构持续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推进重点课题,及时整理出版考古成果,依据考古研究成果和文物保护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本体保护措施,加强保护、监测与病害防治。优化现场展示方式,强化遗址本体的展示和价值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