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云南成为气候适应性旅游首选地

 2025-07-30 09:17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7月,宾川县杨柳村的高山草甸绿意盎然。 通讯员 温昌盛 摄

近日,游客在位于弥勒市的国家AAAA级景区湖泉生态园享受清凉。 通讯员 丁迪 摄

近日,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刊发文章,关注中国旅游业正经历重大转型,长住型旅游蓬勃发展。文章提到,游客青睐云南和贵州,这些凉爽地区成为气候适应性旅游首选目的地。

上半年,全省接待旅居客人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人均停留天数91天,较2024年同期延长11天。云南推动“旅居云南”建设经验做法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认可并印发全国学习。

云南地处我国低纬高原地区,海拔高差6600多米,立体气候非常显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涵盖7种气候类型,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宜旅游旅居。云南全省均在北纬30度以南,加上哀牢山、乌蒙山等山脉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形成了年温差小、四季不分明的低纬高原气候,除河谷地带、北部高海拔地区和南部少数低海拔地区外,云南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国少有的冬可避寒、夏可避暑的休闲度假胜地。

今年以来,我省充分发挥气候、生态、地形地貌等优势,进一步发力“旅居云南”建设,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旅居发展正负面清单》,明确联农带农、融合发展、主客共享等“十支持”和不得违反规划、不得破坏生态、不得大拆大建等“十不准”,面向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者加强线上线下培训,确保“旅居云南”建设方向不偏。全省强化部门和州市联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推动“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支持各地从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就业创业、推动融合发展、实施文化赋能、开展综合治理、突出市场运作、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启动编制云南旅居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研究旅居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对旅居目的地发展的规划和标准指引;突出文化赋能,在部分旅居村首批建成“旅居悦·读空间”64个,打造旅居村中流动的图书馆,实现阅读和旅居的双向赋能。

高山、森林、草原、湖泊、湿地……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云南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天蓝、地绿、水清,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成为“旅居云南”的鲜明标识和亮丽生态名片。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搭建市场化运作的旅居服务平台,引培一批专业化、实力强的市场经营主体,打造一批旅居目的地“升级版”,加大宣传推广,持续提升“旅居云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马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