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亚洲花都”绽放新地标 全国首个综合型花卉产业展览馆在斗南亮相

 2025-07-28 15:39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

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展厅。

从3亩试验田到全国花卉定价中心,云南昆明斗南用40余年书写了融合种植、交易、文旅的鲜花产业传奇。

2025年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7月25日,承载着殷切嘱托的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试运营。这座精心打造的全国首个综合型花卉产业展览馆,以1365平方米的叙事空间,浓缩了“亚洲花都”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花卉贸易链核心的壮丽征程。

这座凝聚省、市、区发展思路的展馆,将作为云南花卉产业的高品质展示窗口与沉浸式体验地,向全球展示“亚洲花都”的澎湃动能与云花魅力。

四十载芳华:从责任田到世界花链

展览馆以追溯历史、立足产业、展望未来为脉络,构建了四大主题展厅:序厅开启花卉艺术之旅、历史厅讲述斗南从田间地头到亚洲花都的蜕变历程、产业厅全景呈现花卉全产业链价值、未来厅描绘科技赋能下绿色产业的宏伟蓝图。

历史厅里,一张1983年的老照片定格了产业的起点:呈贡良种场3亩试验田里,化忠义正躬身查看从广州引进的剑兰种球。这位把鲜花种进责任田的斗南探路者未曾想到,当年菜地里的谨慎试种,竟在40余年风雨后,孕育出单日供货量突破700万枝的产业奇迹。

斗南鲜花的每一次破土抽芽,都深深镌刻着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年轮:1984年,云南省花卉协会成立,产业迈入有组织发展的新轨道;2001年,农业部将斗南花卉市场确定为全国定点花卉市场;2002年12月20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投入使用;2021年,斗南花卉产业园区花卉交易量达102.57亿枝,花卉交易额约112.44亿元人民币,双双突破“百亿”……

从一株剑兰到一条花街,从传统对手交易到拍卖交易再到线上交易,从鲜切花种植主产区到花卉育种、研发、交易、物流核心区,历经40多年发展的斗南,已构建起覆盖117类1600余个品种、辐射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卉流通网络。2024年交易量突破141.76亿枝、交易额达115.74亿元,连续26年稳居全国第一,占据全国鲜切花7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中心,呈贡斗南正从花卉“交易中心”向“全球枢纽中心”跨越,“云花”传奇正在不断绘就崭新篇章。

一个个数字印证着“美丽经济”的澎湃动力——云南省鲜切花年产量已达206亿枝,斗南片区更以占据全国70%鲜切花交易份额的绝对优势,成为中国花卉流通的主动脉。一条从阡陌花田到“亚洲花都”的蜕变轨迹,在展陈的光影长廊中清晰延展。

四级政策赋能:构筑亚洲花都版图

展厅里“一朵花的奇幻旅程”沉浸空间,全景演绎花卉从育种、种植、交易到流通的智慧产业链,让参观者在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中,沉浸式感受斗南花卉澎湃的产业活力与创新基因。

回顾斗南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一份份扶持文件揭开产业崛起的制度密码。2022年,国家林草局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35年实现全产业链年销售额7000亿元的宏伟目标,十二项核心任务为产业构筑了坚实的“四梁八柱”。

云南实践层层推进,将国家蓝图转化为地方沃土:省级“十四五”规划锚定了190万亩种植面积、240亿枝鲜切花产量的硬指标;昆明市三年行动方案鲜明提出打造“亚洲鲜切花产业基地”。

精准聚焦建设“世界第一花卉交易中心”目标,2024年3月,呈贡区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新政出炉,重点扶持以科研、交易、进出口贸易为定位的涉花企业。“我们希望通过试行的政策,让斗南花卉产业营商环境更加优越,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郭照川表示。

展厅电子沙盘上,象征着交易枢纽的光点如群星密集闪烁——2025年3月,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正式上线斗南花卉数据资产,标志着全国首个花卉交易数据要素实现市场化流通。国家目标与地方智慧在此深度交汇,共同浇灌出“东方育种天堂”与“幸福民生产业”的并蒂之花。

美丽经济升级:花田蝶变文旅新坐标

当赏花成为浪漫生活的开始,坐高铁到呈贡赏锦绣繁花,乘鲜花专列到斗南花市看花潮人海,成为到滇游客的首选。据统计,2024年,斗南花卉产业园区游客762.34万人次,同比增长80%;旅游总花费2.74亿元,同比增长17%。今年暑期,斗南接待游客超163.57万人次,日均游客8万人次。

为推动花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花式宠客”转化为“花式流量”,以金桂街为轴线将斗南花卉市场与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未来公园、彩云公园、滇池绿道、江尾美丽乡村、斗南湿地公园等串点成线的精品旅游路线,斗南片区正打造成以花为主题,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步入斗南花卉小镇,金桂街东侧新落成的“花艺”口袋公园内,花瓣造型的步道蜿蜒伸展。这片曾经闲置的地块,如今成为诠释斗南发展提质增效的鲜活样本。

产业升级的齿轮在全域精细转动。空间再造高效能,盘活收回兴冶国际售楼部改建展览馆,同步建成13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秩序重塑新气象,完成车花交易市场迁移,科学划设网约车电子围栏;数字赋能强根基,实现交易票据全程可追溯。截至目前,“滇品慧”电子开票平台注册花卉企业22家、农户1850户,采集种植白名单数据4万余条,完成开票金额约115万元;企业培育聚动能,2025年上半年成功引进贝森特等8家花卉领军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展览馆未来厅的穹顶巨幕上,世界地图被象征鲜花贸易的密集航线编织成璀璨光网。这座“会说话的展馆”正以花为媒,向世界讲述一个农业产区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成长为全国产业标杆的故事。

从3亩试验田到牵动全球花卉价格脉搏的中心,斗南用40年时光完成从农业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跃升。展馆露台上新培育的“中国红”玫瑰傲然绽放,这条融合种植、交易、数据、文旅的鲜花全产业链,正带着让“美丽产业”持续造福人民的厚重期许,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永不凋零的东方春意。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马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