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20 09:41在昭通这片热土上,昭通市总工会党组通过引领、铸魂、筑基、创新、暖心、清风“六大工程”,为职工们编织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百县千企万场”大宣讲如同和煦的春风,轻抚着3万余名职工的心田;“书香工会”活动好似一台播种机,将党的创新理论的种子播撒在职工心间;职工医疗互助计划化作温暖的港湾,守护着21万名职工的健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专项行动的开展,成功吸纳6059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让他们找到了“娘家”;21名“乌蒙工匠”如同闪亮的灯塔,激励着广大职工奋勇前行。
这一切成果,都得益于昭通市总工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建设红色引领、蓝领创新、金心服务“三色之家”目标,全力推进六大党建工程,为工会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昭通市总工会党组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各层级责任项目化、清单化落实。通过制定2024年度党建工作方案及党组班子成员责任清单,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将“金秋助学”项目确立为2024年度“书记领办”项目,精准发力,为盐津县柿子村41名学子发放助学金4.1万元,以教育帮扶点亮人才振兴希望。
在昭通市总工会党组的推动下,清单化管理模式成效显著,成功催生了5个创新案例,并得到了省总工会的肯定。其中,《昭通市总工会建设“三色之家”引领职工同心奋斗》等案例,涉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权益维护、思想政治引领、职工服务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工会党建的工作质效。
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昭通市总工会党组精心打造了“理论宣讲+文化浸润+实践养成”的立体化思想引领体系。2024年,组织开展“百县千企万场”大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90余场,覆盖职工3万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
市直职工足球、篮球、羽毛球等6项体育赛事火热开展,吸引了2000余名职工踊跃参与;举办“颂党恩·咏经典·传家声”亲子诵读活动,全市共遴选出60个家庭参加。
举办“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223件。联合渝昆高铁昭通联合党支部举办的产业工人风采网络摄影展,征集到381幅展现劳动者精神风貌的摄影作品,网络浏览量突破10万人次。在昭通昆钢嘉华水泥建材有限公司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健康义诊、政策宣讲等多元服务形式,将思想引领融入职工日常。
昭通市总工会实施基层工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起“行业工会+工会联合会+小微企业联合工会”的立体化组织网络,把工人阶级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新采用“行业建+兜底建”双轮驱动模式,积极推动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群体加入工会,新增会员6059人。目前,头部平台企业建会率达80%,工会组织覆盖面持续扩大。
昭通市总工会党组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昭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第五届“乌蒙工匠”21名,建立了涵盖5个重点产业的工匠人才库。推荐表彰全国“工人先锋号”1家、省“五一劳动奖状”2家,为16名全国劳模、194名省部级劳模发放专项慰问金24.2万元。
组织1115名职工参加省内外疗休养活动,疗养对象包括劳模、援滇干部、乡村医生、优秀技术工人、优秀工会干部、市直一线职工、新业态劳动者。将金江船员、镇雄五金工等18个工种列入昭通市第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将渝昆高铁、鲁巧高速公路、“三馆一中心”等15个重点项目列入市级示范竞赛项目,推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有序开展。
昭通市总工会着力构建常态化“送温暖”帮扶机制,2024年,全市各级工会累计筹集资金1135万余元,慰问困难职工、援滇干部等3.1万人次。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市总工会投入17.5万元,为350人次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切实把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广大职工的心坎上。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在第二十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中,全市共组织2063家单位、21.23万名职工参与,汇缴互助资金2552.1万元,参与人数同比增长0.86%。累计审批补助2.27万人次,发放补助金1585.7万元,有效缓解了职工“因病致困”难题。
制定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坚持刀刃向内,强化工会经费审计和财务规范化管理,加强审计工作管理,2024年,对101家市直基层工会财务开展大检查,审计工会经费和“乌蒙工匠”、职工(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等专项资金104项,有效发挥了工会内部审计的监督预防作用。修订完善差旅费和经费支出审批制度和招标采购相关制度,健全完善各项经费支出审批机制,以制度为保障,切实防范廉政风险。
站在新的起点上,昭通市总工会党组将持续深化“六大工程”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昭通篇章中勇担使命、再立新功。
(图片由昭通市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