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17 10:11近日,水富市向家坝镇一名务工人员突发胸闷、胸痛,被紧急送至水富市医共体向家坝分院。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依托医共体心电诊断中心“云端”协作平台,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水富市医共体总院数据中心。经水富市医共体总院专家远程诊断,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向家坝分院医疗团队迅速启动胸痛救治应急预案,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完成首剂药物注射,同时通过医共体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至总院进一步治疗。得益于“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协同模式,患者从首诊到接受治疗的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60%以上,最终成功脱险。
2024年,水富市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心电一张网”建设项目。水富市医共体总院作为牵头单位,积极推动心电网络和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覆盖4个乡镇卫生院和25个村卫生室,形成“基层采集—云端诊断—即时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构建急性胸痛分级诊疗模式。截至目前,水富市医共体已建成1个心电诊断中心和30个基层监测节点,累计开展远程心电诊断2576人次。
近年来,水富市以医共体运行模式和医防融合管理机制为抓手,推进医疗、公卫、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市、镇、村三级一体化管理网络。通过整合医疗、公卫和健康大数据,水富市打通了上下联动的信息“大动脉”,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跨层级流动,让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享受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对于基层无法诊断的患者,可直接转诊至总院治疗,无需重复挂号,病情稳定后,再转回乡镇卫生院继续治疗。”水富市医共体总院医生宿玉瑾介绍,“基层医生可随时查看总院诊疗方案并调整治疗方式,总院可跟踪患者情况并开展远程会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目前,水富市已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患者基础信息、诊断记录、用药情况等数据实时同步,上级医生可远程指导基层医疗工作,形成高效运转的慢性病管理体系。2024年1月至4月,水富市医共体内上转患者300人,下转270人,医疗资源流转效率显著提升。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水富市制定《水富市县域医共体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方案》,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推动医疗、公卫和管理业务信息贯通。通过搭建医共体数据中心,统一数据存储和资源管理,确保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数据高效安全传输。同时,优化诊疗流程,推行多渠道预约挂号和多种支付方式,建立统一身份识别系统,患者可通过手机完成预约、挂号和缴费,就医便捷性大幅提升。
此外,水富市还建设了远程会诊中心、双向转诊中心、区域影像中心、区域心电中心和区域检验中心,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资源无缝衔接,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通过汇集医共体业务和运营数据,水富市为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和医共体运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