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20 09:38在彝良县荞山镇境内,咪咡河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流淌。它是金沙江的三级支流,发源于荞山镇北部的大园子、岩湾等地,由北向南奔流,在小河村附近与发达河交汇,随后注入洛泽河,最终汇入金沙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自河湖长制工作推行以来,荞山镇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对咪咡河流域开展常态化巡河治理,使这条曾经饱受污染的河流焕发出新的生机。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尤为关键。近日,镇级总河长杨健像往常一样来到咪咡河畔巡查。阳光下,河水清澈见底,水鸟在河面嬉戏,两岸绿意盎然,波光粼粼的水面宛如一条翡翠绸带,轻柔地环绕着荞山大地。自2022年担任镇级总河长以来,定期巡河已成为杨健的“必修课”。然而,这份看似悠闲的工作背后,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既要整治河道“四乱”问题,又要防范农膜入河、禽畜散养等“春耕病”。
如何确保“一江春水出荞山”?杨健的回答是:管治并重,水到哪,责任就到哪。从河道到岸线,从排水口到隐蔽角落,每一处细节都不容忽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自河湖长制工作推行以来,截至目前,荞山镇已开展清淤行动65次,累计投入人力 893人次,全面清理了约13公里的咪咡河流域。
过去的咪咡河却是另一番景象:塑料袋在河湾堆积,淤塞的垃圾散发刺鼻气味,沿岸居民苦不堪言。如今,得益于由巡河员、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定期巡护和垃圾打捞,河道面貌焕然一新。“管与不管,天差地别!”田坝村巡河员赵启云看着水中欢快游动的鱼群感慨道。
水润万物,泽被一方。咪咡河不仅是荞山镇的生态命脉,更是滋养产业的活力源泉。如今,荞山镇已织就“一水一长护碧波”的生态画卷。治水之功,非一日可成,贵在持之以恒。未来,荞山镇将继续创新完善河湖长制,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为打造幸福河湖、绘就人水和谐的斑斓图景而不懈努力。
通讯员:戚忠波 赵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