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法治丨玉泉社区—— “五微”基层治理的绥江模式

 2024-05-25 20: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绥江县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不断探索和健全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在中城镇玉泉社区探索出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微课堂、微论坛、微议事、微志愿、微治理”“五微”基层治理模式,架起干群“连心桥”,为百姓解难事、办实事,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激活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绥江模式。

开设“微课堂”,以学促干增实效

“如果一个陌生号码来电,说你电商平台的贷款利率不符合规定,会影响征信,能不能相信?”日前,在玉泉社区举办的“全民反诈 你我同行”睦邻“微课堂”上,玉泉社区党总支书记侯英向居民提问道。

“不能相信,他可能是冒充客服。”70多岁的社区居民老杨抢答道。

“回答正确!凡是陌生人打电话或添加微信好友,都要引起警觉。因为对方可以随意编造名字、身份,大家却没办法进行核实,很容易掉入诈骗陷阱。”侯英耐心地解释道。

通过互动小问题,侯英介绍了近期常见的几种诈骗“套路”,引导居民树牢防诈骗意识,避免钱财遭受损失。

组织开展反诈宣讲仅是玉泉社区积极打造“微课堂”的一个缩影。玉泉社区以“党建+政策”双轮驱动模式,围绕社区治理难点、堵点,整合辖区11家网格单位,组建理论政策、教育关爱、平安法治等5支志愿服务队伍,采取“配菜”和“点菜”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党员活动室、休闲广场、片区活动场地,组织居民开展党的政策理论、文明城市创建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民生保障、反诈宣传、防灾减灾等“微课堂”宣讲活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自“微课堂”开设以来,共开展“培训+宣讲”150多场,受众达10000余人次。

巧用“微论坛”,群策群力解难题

对于小区电动车,如何在管理上防患于未“燃”?近日,一场加强电动车管理的“微论坛”在玉泉社区举办,社区干部、楼栋长以及党员、居民、网格单位人员、物业管理公司代表围绕电动车管理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索应对方法,引导电动车规范充电使用、安全出行。

玉泉社区依托“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网格+骨干+居民代表+社区”一月一论坛制度,探索“熟人社区”治理模式,把辖区居民小组长、居民骨干、楼栋长、社区能人作为社区带头人的重点培养对象,登记造册社区人才库,社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对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问题谈看法、出对策,开展智囊季度谈、金点子大比拼“微论坛”,为社区急难愁盼问题找解决方法、达成一致共识。

针对金点子大比拼提出的专业问题,如“和美花园”建设、调整停车位等问题,玉泉社区邀请绥江县林草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等部门参与,开展技术专家、法律顾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智囊“微论坛”活动,从专业角度为社区治理“把脉问诊”,作论证、找支撑、定方向,进一步确定内容可行性,帮助社区居民解难题。

开展“微议事”,民事民决聚民心

近日,玉泉社区35组微信群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讨论玉泉小学生上学、放学时段道路拥堵,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

“这个问题已向社区及相关部门反映,已联系社区在这个星期三召开小区、片区议事会,重新划定停车位,解决学生上学、放学时段拥堵问题。”楼栋长凌女士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了居民关切,群里居民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并表示准时参加会议。

一个微信群就是一座社区治理的“连心桥”。玉泉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建立起“居民、楼栋、片区、社区”四级议题收集机制,组建59个社情民意微信群,充分发挥居民小组长的“前哨”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城市绿化、垃圾分类、车辆停放、文化活动、休闲场所管理等32项居民期盼议题,将每月收集的议题分为“个人事、楼栋事、社区事”,实行个人事自己办,楼栋事协商办,社区事按照“先论坛、后议事”原则,营造群策群力找方法,共同议事来解决的良好氛围。

玉泉社区定期将“和美花园”育苗情况、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等落实情况通过会议、阳光监管平台、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公开,收集居民对事项办理的评价,保障居民知情权和监督权,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不断激发群众“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内生动力。通过“微议事”发动居民开展清洁美化家园350余次,划定停车位40个,亮化美化楼梯间160个,更换楼梯间路灯1920盏;发动230名居民育苗2次,组织26名志愿者打造绿美共享花园片区2个,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暖心“微志愿”,用心用情办实事

“感谢志愿者,不仅帮我们解决问题,还随时过来陪我们坐坐。”

近日,网格联系单位组织志愿者到玉泉社区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详细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起居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宣传用火用电、防电信诈骗等知识,倾听老人们心声、了解其生活需求。

玉泉社区着力推进“全科网格”,划分网格19个,以“党建红+志愿红”凝聚网格力量,组建红色爱心、绿色环保、蓝色平安、紫色教育、橙色健康“五色”志愿服务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作贡献等活动13次,参与居民2200余人次,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为解决玉泉社区荒地杂草丛生、荒地纠纷等矛盾问题,玉泉社区发动26名居民志愿者剪枝育苗3600余株,激发社区居民志愿管理家园的活力,提升社区凝聚力。

玉泉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走”“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在端午、中秋、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包粽子、包饺子”“九九重阳节 守护夕阳红”“心静源”情暖玉泉等主题活动。通过“需求+服务”模式,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30场次,惠及3400余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义务理发,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搭建留守老人、孩子线上见面会,及时回应居民合理诉求,倾情聚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做好“微治理”,共治共享靓家园

走进玉泉社区打造的三角梅花园景观体,繁花似锦、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来到单元楼门口,粉刷一新的楼道让人眼前一亮,社区环境干净整洁,成为辖区一大新“靓”点。居民赵女士高兴地说:“这都是‘楼栋管家’带领居民动手打造出来的。”

为引导居民自我管理,玉泉社区积极探索“楼栋管家”行动,强化每栋楼居住的在职干部职工八小时外的“居民”属性,配合楼栋长当好管家,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发动热心居民开展楼栋服务,构建“社区是我家,干部进楼当管家”治理模式,周末碰头开展共建共治楼栋探讨,依托干部职工优势,不断提升居民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干部职工助力实现楼栋“微自治”。截至目前,辖区18家网格单位917名职工与居民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命案防控、地灾监测、消防安全等活动共243次。

“要是没有‘楼栋管家’帮忙,这个难题还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日前,玉泉社区居民吴女士和邻居因下水道引发的纠纷在得到满意解决后,向“楼栋管家”吕添勇表达了谢意。

在玉泉社区,像吕添勇这样的“楼栋管家”有248人。他们关心居民生活,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竭尽所能解决好群众身边大小事。

玉泉社区突出自身特色,聚焦孝亲敬老、邻里守望、移风易俗等,规范居民公约,制作“红白喜事管理规范”“社区居民行为规范”,建立道德评议会、红黑榜等机制,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促进居民自我约束,共同营造玉泉社区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陈晓英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标签 >> 法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