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生态丨王昭荣:“保护黑颈鹤是我终生不渝的事业”

 2024-02-29 08:00  来源:昭通日报

据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发现,截至2023年11月27日18时,飞抵该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2342只,较2022年同期增加82只,创该保护区自1990年建立以来历史新高。

这个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为黑颈鹤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所作的努力。而提到该协会,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热心黑颈鹤保护事业,在黑颈鹤生存环境的保护、越冬栖息情况监测、筹资助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竭尽全力,推动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他就是王昭荣,现任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工作之余,王昭荣胸怀蓝天,26年如一日致力于宣传保护黑颈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协会的发起人,26年来,王昭荣及协会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昭通,我们是行动者”的理念,如今,地处滇东北的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颈鹤已成为海内外一张亮丽的名片。

情牵黑颈鹤 心系大山包

1990年8月,年仅19岁的王昭荣以中文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昭通教育学院,被分配到现大关县靖安镇中学担任初二年级语文教师。1993年11月,王昭荣邀约几位好友创办了《方寸天地》文学报,后来,他被借调到原靖安乡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期间,他创办了靖安有线电视,独自承担摄像、撰稿、播音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1994年冬天,王昭荣辗转100公里,去看望在大山包镇(以下简称“大山包”)中心卫生院工作的女朋友。每天,都有黑颈鹤从集镇上空飞过,“咕——嘎”的啼鸣总是吸引着王昭荣。一天中午,王昭荣到距集镇5公里的黑颈鹤栖息地之一——大海子湿地,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黑颈鹤,他就被那高贵典雅的身姿所吸引,更为它对爱情的忠贞所折服。于是,王昭荣在对爱情的歌咏中很自然地把对黑颈鹤的情感也融入其中,创作了大量歌颂黑颈鹤的散文诗。

“大地寂静,村庄充满幻想。午后的鹤群沐浴在干净而清亮的阳光里,或把脖颈弯进蓬松的翅羽,做一个午后的美梦;或把头喙浸入清凉的水里,甩一串欢快的水珠;还有一些三三两两相依相靠,卿卿我我,让整个大海子湿地也满含着丝丝缕缕的爱意。在红尘之中,我隐身于山坡上的草垛,感受阳光里栽种的款款温情,并在众鹤之上,试图抵达生命的高处,收获心尖上袭来的迷醉的幸福。”王昭荣曾在一篇散文诗中这样写道。他的散文诗以典雅、诗意、唯美的艺术风格讴歌爱情和自然,在昭通文学圈中享有“红尘诗人”的美誉。在他心中,黑颈鹤是高雅、圣洁、忠贞、吉祥的象征,是他青春怒放的花朵、生命中不熄的航灯。

1997年6月,他被调到大山包,担任乡长助理。至此,他终于可以与爱人相聚,也与黑颈鹤结下不解之缘。

1998年元旦,王昭荣结识了长期在大山包拍摄、观察黑颈鹤的昭通著名环保人士、生态摄影家孙德辉,虽然其年龄整整大他两轮小甲子,两人却一见如故。在孙德辉的讲述中,王昭荣了解到黑颈鹤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与大熊猫、金丝猴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鸟类熊猫”的美称;黑颈鹤是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由于高原气候恶劣、食物短缺,幼鹤成活率低,所以黑颈鹤的数量很稀少。1988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甚至在北京宣布,未来10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将有10种野生动物消失,其中就有黑颈鹤。

此后,王昭荣积极配合孙德辉向村民们宣传保护黑颈鹤和其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与村民们一道保护这“鸟类熊猫”。1998年3月,孙德辉自带电视机、录像机、发电机等设备再次来到大山包,在学校里一个班一个班地轮流放映保护黑颈鹤的节目。看到黑颈鹤在画面里翩然起舞,孩子们高兴极了,了解到“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黑颈鹤刻不容缓”。孙德辉对孩子们说:“不要等到‘念天地之悠悠’的时候,才‘独怆然而涕下’。”为了让这项行动更有组织有力量、有意义,在1998年12月4日大山包发现黑颈鹤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经民政部门批准,王昭荣与孙德辉发起成立了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

保育见成效 人鸟共和谐

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已有25个年头。王昭荣带领志愿者们无数次前往大山包、巧家马树、永善茂林及伍寨等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进行考察,撰写了相关论文及调查报告;积极争取得到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全球绿色资助基金、英国环境发展基金、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环保组织对滇东北黑颈鹤的援助和支持;聘请当地村民为护鹤员,在黑颈鹤越冬栖息地投放了30000余公斤粮食,缓解了“人鹤争食”的矛盾,确保黑颈鹤安全越冬;多次举办主题为“黑颈鹤,我们共同的牵挂”“黑颈鹤回来了”等大型环保公益演出活动以及“百河千流环保行动”,组织志愿者在大山包的鸡公山和大海子湿地捡拾垃圾;由王昭荣主讲的“环保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广西南宁、云南昆明的高校以及昭通各县(区)学校开展;王昭荣充分利用参加中国人与生物圈公众环境教育研讨会(2001深圳)以及在北京召开的2002国际鹤类学术研讨会等环保会议,向国内外的朋友大力宣传、倡议保护黑颈鹤,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中国民间协作网络,外界的朋友都惊叹于在高寒、边远、贫困的山区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环保组织。

协会在稳步发展中走向了成熟,2005年,王昭荣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全国32名获得者主动要求成为协会的名誉会员;8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环保人士联合签署了“关爱黑颈鹤,保护黑颈鹤”的声明;近500名社会各界人士主动申请加入协会,成为黑颈鹤保护志愿者;数十万社会公众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协会也因此获得了“中华慈善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等众多荣誉;王昭荣还获得了“中国十大环境新闻人物”“云南省十大环保杰出人物”“昭通十大优秀青年”等多项荣誉,两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其间,王昭荣先后调到《昭阳报》;从昭阳区委宣传部、昭阳区政府办公室,无论工作单位如何变化,王昭荣都与广大黑颈鹤保护志愿者一道,坚持不懈地做着黑颈鹤保护志愿服务工作。2007年7月,王昭荣调至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任工作;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把本职工作与所追求的事业完美结合,于王昭荣而言,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可以说,是大山包成就了王昭荣的事业,是黑颈鹤给了王昭荣多种的荣誉。

守护蓝天精灵 共建候鸟天堂

“成立协会时最大的困难,就是争取协会保护工作及开展活动所需要的经费。”孙德辉曾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找到一名高层领导,希望他能对协会工作支持点赞助费用,这位领导说:“保护黑颈鹤是好事,我们研究一下。”孙德辉为这渺茫的希望跑了8次,最终希望落空。

在荣誉和光环之下,有人认为王昭荣既是官方职能部门的领导,又是民间组织的主席,对协会的发展不利。《中国环境报》的社长助理、高级记者陈金陵在《守望——中国环保NGO媒体调查》中说道:“官员和民间组织负责人的双重身份,使该协会的工作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他们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做好迁徙越冬的黑颈鹤的保护,支持了当地政府的工作,受到政府部门的好评。”但当新闻媒体联系要采访王昭荣时,他的角色和身份却显得有点儿尴尬。2011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者来大山包采访王昭荣时,他们看重的是王昭荣协会主席的身份,要求淡化其职能部门的工作。但是在后面的采访中,王昭荣适时地推介了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护鹤员以及社会各界保护黑颈鹤的事例,突出了“黑颈鹤是我们共同的牵挂”这一主题,而不是把所有的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由于处理得当,50多分钟的专题片《王昭荣:鹤舞情缘》在央视国际频道“流行无限”栏目于2011年12月25日和2012年元旦节播出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令人感动的是,来自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昭通市分公司的员工申玮看了这期节目后,深为志愿者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为黑颈鹤保护事业捐赠1万元,并表示以后每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会为黑颈鹤保护事业进行捐赠。申玮捐款一事只是社会各界支持黑颈鹤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许多爱心人士和环保组织纷纷捐款捐物支持黑颈鹤保护事业。2013年,王昭荣作为项目发起人和执行者争取到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提供的项目资金2.2万元港币、温洛克国际SEN项目提供发展资金近1万美元。据统计,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共有37家单位及爱心人士为协会捐款81476元,为黑颈鹤保护协会的长足发展贡献出了一份爱心及力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营造了爱鹤护鹤的良好氛围。

协会的工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每年缴纳的会费、零星的一些奖项奖金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工作经费比较紧张。虽然协会想方设法节俭开支,甚至到了寒酸办事的地步,但一年下来,就那么几万元。2014年,王昭荣担任第二届理事会主席期间,协会的总收入达到了历史最高——13.6万元,可每年要组织那么多活动,仍然捉襟见肘。从2004年到2015年底的12年间,王昭荣担任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主席,由中国工商银行昭通市分行监察室主任李勇灿担任常务理事、财务总监,财务总监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面对众多媒体王昭荣曾经自豪地表示:“在工作经费中已连续多年没有接待方面的支出了。”

怀有感恩心 共谱人鹤情

亲情、爱情和友情是王昭荣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其母亲多年来对王昭荣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充当协会的义务收发员,寄给协会的信件和协会往外寄发的信件都由他母亲经手,直到2011年他母亲84岁高龄去世。其爱人也非常支持王昭荣的协会工作,王昭荣曾在首届昭通苹果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接受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访谈时说:“黑颈鹤和我的爱人是我生命的两只翅膀,有了她们,我才能翱翔天空。如果没有家人一路走来的支持和理解,我是不可能坚持到现在的。”

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与湿地水量充沛及食物获取有密切关联,黑颈鹤食物多依赖于水量丰富的湿地,由于越冬期间没有水源补充,湿地面积逐年萎缩,黑颈鹤食物获取区域狭小,难以保障栖息觅食需要,黑颈鹤便选择荒坡草地及村民耕地活动,或迁飞他地,因此,保护并维护好黑颈鹤赖以生存的环境十分重要。每年越冬期,王昭荣均带领志愿者开展昭通市黑颈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项目,加强湿地环境保护,维护湿地水域面积,控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区域,有效保护治理湿地自然环境,促进整个区域生态系统效应,对维护和扩大越冬栖息黑颈鹤及候鸟种群规模产生了积极影响。从2012年开始,王昭荣组织志愿者为大唐集团风电场建设项目及中南集团光伏发电场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的黑颈鹤开展越冬栖息情况监测,出具专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以达到地方经济建设与黑颈鹤保护协调发展“双赢”的目的。

为了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会的工作由环境保护拓展到了筹资助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慈善救助领域。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志愿者们在学生开学时都要到大山包去发放由上海妙舍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扬女士发起募集的“妙舍助学基金”,至今37个学期以来,共资助大山包以及周边的大、中、小学生3500余人次,总金额达74.5万元。王扬女士还数次亲临昭通,一路访贫问苦、捐资助学、助残扶老,一路组织人员到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苏甲乡为困难群众做义诊、开处方、办讲座、送药品、赠医疗器械;募集了100余万元善款,修建了便民桥、教学楼和多个食堂、操场和图书室,帮助了许多人,传递了满满的社会正能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次去发放“妙舍助学基金”,王昭荣都会对受助学生提出期望:“因为有了黑颈鹤这种‘吉祥鸟’来到滇东北高原越冬栖息,外界的爱心人士才把关爱的目光和援助的双手伸向了这里,我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之余一定要发自内心地保护黑颈鹤,发现伤鹤、病鹤及时报告保护部门。我们不仅在心田里播下这颗绿色的种子,还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将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4年12月,《党建》杂志在“10位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的故事”中以《王昭荣:珍稀动物“保护神”》为题报道了王昭荣护鹤的事迹,并赠诗一首:“山包湿地水云乡,鸟类熊猫戏泽湘。十六年长追日月,九千时短筑天堂。引来自在珍稀物,繁衍和谐绿态泱。鹤舞情缘诗解梦,欣欣环保沐昭阳。”

痴心终不改 只为鹤归来

2015年底,王昭荣从云南公投昭通管理处调任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建设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从事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其工作地点由昭通换到了昆明。不变的还是他那句:“保护黑颈鹤是我终生不渝的事业。”

虽然没有时间和机会带领志愿者实地参加保护黑颈鹤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但王昭荣依然利用业余时间,通过QQ、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主编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系列出版物,负责组稿、编辑和版面设计等相关工作。迄今为止,他已经编辑出版了会刊《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慈善副刊《爱之源》共152期,主编《鹤舞长空》《黑颈鹤与我们同在》《情牵黑颈鹤》等“滇东北鹤文化”系列丛书共6辑,发表各类作品400多万字,图片近万张;维护黑颈鹤保护协会门户网站(http://www.hjhbh.com),总访问量现已达到253万余人次;编辑“黑颈鹤”微信公众号共117期。2019年以来,王昭荣通过昆明的朋友争取到深圳爱心人士段星星为永善县码口镇黑甲小学开展“段星星爱心公益助学行”活动,对全校近百名学生每人每年发放学习生活补助500元,为该校10名老师也发放了补助,关心关爱当地贫困老人,总计发放资助金21万余元。王昭荣争取的各类慈善救助让当地村民感受到环保带来的好处,激发他们发自内心保护黑颈鹤,有效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爱无形化鹤舞,王昭荣始终在竭尽所能地为构建人鹤和谐昭通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力。

26年来,在王昭荣的引领、关心和支持下,协会坚持不懈地开展黑颈鹤保护志愿行动和各类慈善救助行动,让“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及世界珍稀物种”的定位深入人心,社会民众的爱鸟护鹤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从1992年的350只增长到2023年11月27日的2342只,30年来增加了近2000只,大山包成为全球黑颈鹤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全球黑颈鹤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600余只增长到2020年的1600余只,整整增加了1000余只,其种群成为我国9种鹤类中唯一增长种群。2020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黑颈鹤从受胁物种名录中移除,濒危等级由曾经的“濒危”调整为“易危”,最后降为“近危”。2021年王昭荣主持申报的项目获得COP15非政府组织“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对黑颈鹤的保护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典范。王昭荣及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为西南地区珍稀禽类的保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界及民间环保组织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总有一种力量让王昭荣激情满怀,总有一种责任让王昭荣不敢懈怠。

从历史的深处,我们看到了先行者的足迹,仰望着他们留在世上的身影,为了滇东北高原永续黑颈鹤的飞舞,为了地球母亲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要做的就是,播撒绿色的种子,让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未来的时日永葆郁郁葱葱的活力和生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昭通日报记者:杜恩亮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生态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