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网,这样“织”!

 2023-09-06 20:11  来源:云南发布


9月6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水网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云南水网是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13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

正式批复了《云南省水网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云南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规划》主要有哪些内容

一起来看

👇👇👇

到2035年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

提升到90%以上

到2035年,全省供水安全系数提升到1.3以上,城乡供水一体化率提高到90%,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提升到90%以上,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5%,基本形成云南水网总体格局,省级骨干网逐步建成,市县级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到2050年,云南水网全面建成,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全面构建空间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安全可靠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绿色生态的河湖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功能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云南省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资料图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

云南将构建“一主四片、西水东引、

立体调配、多源互济”的水网空间布局

围绕全省“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格局,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结合江河湖泊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构建“一主四片、西水东引、立体调配、多源互济”的云南水网空间布局。

一主四片:一主是指滇中区,四片是指滇东北、滇东南、滇西北、滇西南四个片区。

西水东引:以滇中引水工程为主轴,将金沙江优质水源向东输送到滇中区域。

立体调配:按照水流自然规律,处理好自流引水和适度提水的关系,通过水流立体调配,逐步满足不同高程地区城乡供水和高原特色农业灌溉需求,改善高原河湖生态状况,合理安排重点区域洪涝水出路,实现水网综合功能。

多源互济:以滇中引水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为主要水源,以大中型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中小型水库等为重要补充,形成“连网联供、多源互济、调配自如、保障有力”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不断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增强应对极端干旱能力。

资料图 滇中引水工程施工现场 图源:云南日报


云南水网建设规划

主要包括六方面建设任务


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供水安全

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以节水增效为前提,以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推进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有效协同,构建“用水高效、配置科学、空间均衡、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网络,实现高质量的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

打造新时代元阳梯田,发展特色农业

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依托水网骨干工程体系,提升灌溉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具有云南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车能运”的高原特色农业灌区,打造水土平衡、灌排得当、生态绿色、立体调配、节约高效的新时代元阳梯田模式。

资料图 元阳哈尼梯田


保护高原美丽河湖,筑牢生态屏障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严守生态屏障安全为底线,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推进九大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河流生态廊道,构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格局,提升优质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守护河湖安澜

按照“以泄为主、分蓄结合”的思路,以安排洪水出路、畅通骨干河流、湖泊洪水通道、增强洪水调蓄能力、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为重点,构建以河道、水库、堤防、湖泊为架构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实现智慧赋能

遵循“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以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强化调度运行应用体系建设、建设网络安全体系和保障体系为重点,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数字孪生水网,不断提高水网智能化管理调控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水网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以破解制约现代水网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为导向,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推动水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保障水网工程建设有效稳步推进,最大程度发挥水网工程综合效益,保障云南现代水网安全可靠、长效稳定运行。

实施六项重大行动

总投资1.85万亿元

紧紧围绕国家、流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安全问题,实施六项重大行动,规划项目总投资1.85万亿元,其中,2023—2035年规划完成投资11800亿元,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百县万村供水提质行动

为全面提升城乡居民供水保障水平,达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目标,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智慧化服务”的原则,近期实施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和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远期继续巩固拓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行动,保民生福祉。通过新建水厂、管网延伸、水厂改扩建、新建水源等措施,解决2328万人口高品质供水问题,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的11000多个村(社区、街道),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乡供水“水网电网化”运营。

新增千万亩现代灌区行动

围绕粮食安全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以平坝灌区、干热河谷灌区、提质增效灌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云南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车能运”的新时代“元阳模式”。重点实施新建37处大型灌区和93处中型灌区,12处大型灌区和184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增1500万亩集中连片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1349万亩,增加粮食、高原特色蔬菜和水果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升行动

聚焦全省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统筹推进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县级以上城市防洪达标建设、防洪调蓄工程建设、重点山洪沟治理等任务,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实施六大水系干流治理共91段1055公里,主要支流治理共200段1777公里,中小河流治理7639公里;建设南汀河、甸心等防洪水库14件;实施昆明西北分洪工程、滇池下泄第三通道等重点防洪工程;推进75座城市防洪达标建设及易涝区整治工程。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争创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推进“湖泊革命”“加强河流管理保护”“绿美河湖”等重要行动。实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程78个,实施其他重要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程24个,实施重要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工程616个,建设474个绿美河湖,实施河、湖、库沿岸绿化及区域生态修复。

数字孪生水网建设行动

以建设数字孪生工程、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及构建“四预”为目标,集中力量开展“3+1”工程,即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平台、多元智能调度业务应用3大工程及网络安全和综合保障1大机制。加强水文监测站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空天地”一体化水利信息立体感知网;构建以九大高原湖泊、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对象为主体的水资源、防洪、调度等模型,搭建数字孪生平台;构建水资源调度、水生态调度、防洪排涝调度等智能业务应用;建设省级水利数字孪生与技术支持中心、云南省水利物业化管理中心等技术与服务综合保障措施。

水网体制机制创新行动

以最大程度发挥水网工程综合效益为目标,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打造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样板区,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和物业化管理;以赤水河、九大高原湖泊等为试点,分区分批打造一批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

发布会上

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云南水网有些什么特点?

云南水网是基于国家水网内涵,结合全省自然地理条件、河流水系特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势、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需求等方面研究提出的,具有现代化、立体化、综合化的特点:

现代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设施现代化。按照建设标准高、建设质量优、建设手段新的要求,立足长远、适度超前,加强水网建设前瞻性,科学提升水源工程、灌区工程、防洪工程标准,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构建云南水网。服务现代化。按照服务均等化、服务全面化、服务优质化的要求,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提供高保证、均衡化、舒适性的供水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持续提供优质水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管理现代化。按照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技术先进、风险防控有力的要求,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创新水网建设机制体制,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实现水网建设运行管理体系现代化。

立体化:水流立体化。充分考虑山地、平坝、河谷等不同地形特征,坚持自流引水和适度提水结合,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建设满足不同高程地区城乡供水和高原特色农业灌溉需求,兼顾防洪减灾和水生态保护治理功能的立体水流调配网络体系。经济立体化。基于立体水流调配网络,统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加工业合理配置,建立多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构建以水流为导向的高原特色立体农业经济网络体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节约,经济产出提升。生态立体化。基于立体水流调配网络,统筹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结合河湖水系分布、气候分布特征、地形地貌条件等,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构建以水分驱动的自然—人工复合立体生态系统。

综合化:水电综合化。统筹水资源流域与区域配置、三生用水配置、分散与集中配置,以大中型水电站为重点,创新水价和电价形成机制、综合利用和节约保护机制,实现大中型水电站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化。推进水网与能源产业布局融合发展,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水网建设,保障重要能源生产地区合理用水需求,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航运综合化。坚持资源统筹、共建共享,推进云南水网与航运融合发展,加强水网与水运通道的统筹,结合流域综合规划,科学论证和有序推进河流航运发展。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目前工程建设进展如何?

滇中引水工程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截至2023年8月底,一期工程水源工程隧洞掘进、土石方工程基本完工,已转入混凝土浇筑、衬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输水工程累计开挖(掘进)622.3千米,占施工总里程755千米的82.4%,输水建筑物累计开挖(掘进)533.9千米、衬砌289.6千米,分别占总长664千米的80.4%、43.6%。


二期工程由输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调蓄工程组成,分为二期骨干工程和二期配套工程。二期配套工程共布置各级干支线168条,其中:干线31条,分干线91条,支线46条,线路全长1769.05千米。共布置588个输水建筑物,其中管道393条总长1222.3千米,隧洞72条总长135.12千米,利用天然河道或现有输水系统18条总长296.95千米,其余为明渠(暗涵)、倒虹吸、渡槽共105条总长114.68千米。共布置提水泵站50座,总装机157.4兆瓦。布置调蓄水库1座,总库容530.2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329.1亿元,总工期59个月。配套工程于2022年8月26日启动全面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隧洞开挖15.25千米,管道安装103.3千米,倒虹吸安装0.9千米,箱涵浇筑1.1千米。

云南水网建设具备什么基础和优势条件?

自然河湖水系纵横交织,为水网建设提供了良好天然条件。全省江河纵横,径流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095条,数量居全国第7位;湖泊众多,全省湖泊水面面积1124平方公里,是全国湖泊较多省份之一;全省自产水资源总量214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人均水资源量453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全省水能资源储量1.2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云南水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水生态产品价值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资源为云南水网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态地位重要,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云南地跨国家生态格局中的长江重点生态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拥有青藏高原南缘、南部边境、哀牢山—无量山等三大生态屏障;九大高原湖泊湖容304亿立方米,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立体特征突出,具有打造现代化高原立体水网的独特优势。云南地理条件特殊、垂直高差大,立体气候特征突出,耕地阶梯式分布,造就了蓄引提调结合的立体水网雏形。可因地制宜为我国山地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灌溉、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经验。

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为水网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全省累计建成水库7351座,总库容1128亿立方米,其中水利部门管理的供水水库总库容147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220亿立方米。已建成大型灌区14处、中型灌区305处,灌溉面积达到3184万亩;以滇中引水工程为代表的重要骨干工程正全面推进建设,省级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形成在即,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工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优势逐步显现,为水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支撑力度持续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兴水润滇工程建设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水利事业发展与改革。特别是在水价改革方面,云南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水利部在云南推动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形成、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群众全程参与、工程管养护”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六大机制”,并在陆良县恨虎坝灌区等试点项目改革中成功应用,相关经验持续推广到全省129个县(市、区)859个项目,有效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运营的积极性,为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良性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2023年5月6日,水利部在元谋召开了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现场会,把云南经验进一步向全国推广。这一系列政策和改革的推进,为水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规划》提出“一主四片、西水东引、立体调配、多源互济”的水网布局,这一总体格局的支撑要素是什么?

要实现这一水网布局,需要统筹推进“纲”“目”“结”这三个支撑要素。

构建云南水网之“纲”。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以滇中引水工程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六大江河干流堤防达标提标建设,畅通洪水通道;加强重要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构建重要江河绿色生态廊道。

织密云南水网之“目”。加强区域河湖水系连通,推进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互联互通,扩大水网覆盖范围,实现各层级水网间协同融合,完善供水“最后一公里”;结合水土资源条件和灌溉设施建设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干热河谷灌区和平坝灌区,稳步推进骨干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流域系统治理和重点山洪沟治理,疏通洪水下泄通道;推进昆明、曲靖、香格里拉等重要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建设,建设防洪排洪通道,确保城市防洪安全。

打牢云南水网之“结”。加快推进控制性水源工程建设,实施桃源、暮底河扩建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新建、扩建扩容工程,改善区域供水结构和提高供水保证率;以革命性举措狠抓重点湖泊保护治理,实施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生态补水及综合治理工程,保护好高原湖泊和重要水源点优质水资源。


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看发布会实录


整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生态建设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