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理论丨弘扬昭通红色文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7-26 11:02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不仅要推动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也要打造精神文明的高地,使老百姓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而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昭通在跨越式发展中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使之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谱写好实现中国梦的昭通篇章。

一、红色文化在昭通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革命和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形态,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前行。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识形态,它不仅代表着一代人的奋斗精神,更蕴含着特殊而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于加快昭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把昭通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转化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农民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经济发展价值,红色文化资源助推昭通红色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只有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与保护的基础上,突破单一产业发展链条,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是红色文化助推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旅游资源是推动昭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利器,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通过重点打造“红色扎西”“乌蒙回旋战”“新时代红色打卡地白鹤滩水电站”等红色品牌为主线的旅游路线,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融合发展。二是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在革命进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是当今文艺创作的绝佳蓝本,出彩的红色电视剧、革命电影可以提升革命老区的知名度,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三是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教育关联性产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昭通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供养,同时开发红色教育精品场馆、精品路线、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党员干部教育高地,不断拓宽教育关联性产业的发展区间,为昭通红色旅游多业态联合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革命传承价值,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革命精神对于提升人民思想觉悟、培育乡村文明风尚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革命精神涵养了昭通人民迎难而上的坚毅品格。革命战争年代,从罗炳辉、李国柱、刘平楷等革命先烈救国图强,到川南游击纵队与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英勇斗争;从标志着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扎西会议,到巧渡金沙江、乌蒙回旋战,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昭通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所遗留下来的革命精神对于昭通人民理想信念的形成、良好风尚的养成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二是革命精神涵养了昭通人民艰苦奋斗的乐观品质。革命年代,面对落后的武器、险恶的环境、实力的悬殊,昭通人民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与敌人斗智斗勇,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平年代,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艰难局面,昭通人民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在脱贫攻坚上狠下功夫,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了小康,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征程上,面对“三个定位”和“四篇文章”的使命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科学制定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路径,昭通人民勇挑重担、顽强拼搏,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开创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二、依托红色文化助力昭通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把昭通红色文化有效运用于乡村振兴中,实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互动,让红色文化成为昭通乡村振兴的前行力量。

(一)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昭通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关系着乡村发展的命脉。只有充分发展乡村产业,才能为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方面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把握特色,打响品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应当深入挖掘昭通生态资源,并融入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创造并做大做强“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美丽乡村”的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比如,在扎西老街“红军”元素的基础上,定期演绎《扎西会议》等经典场景与片段,增强民众的“红色记忆”。同时,将各种红色元素与自然、生态、民俗、城镇、景观完美融合,让“文化+生态”旅游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自然美景,增添旅游景区的活力与感染力,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量,形成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区域联动,合作共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镇雄、彝良、威信、巧家等县应当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全局性的观念整合区域内的红色文化旧址、遗迹,实施统一规划、串联发展。同时,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康休养等类别分别发展旅游行业,充分使旅游业与餐饮业、服务业、交通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利益紧密、融合协调的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创新作品,发展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昭通红色文化还需要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涵,在大力弘扬革命精神的基础上,赋予其和平年代的时代变化,以全新的角度演绎“昭通精神”。同时,也需要用更多真实、客观反映史实的红色歌曲、电影、诗文等来丰富、扩充红色文化的成果,增强产业生命力、竞争力。比如,歌曲《奎香,我的红色故乡》,以红二、红六军团在彝良县奎香乡三进三出为故事蓝本,以“小红秀”和“王三爷”与红军的结缘为主线,将红色昭通贯穿其中,充分结合苗族音乐元素和昭通本土特色,吟唱起来入心入肺。同时,积极研发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以昭通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文化商品深厚的历史底蕴,不仅可以拓展文化的传承面,还可以增加收入、拉动就业,促进昭通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四是加大宣传、拓宽渠道。充分利用线上的多媒体平台为乡村产业振兴服务,有效增强其传播力与影响力。如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升年轻人对于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视,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二)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昭通文化繁荣。

昭通红色文化是昭通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凝结着革命先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开展革命斗争时所付出的血汗以及满怀着的期许,是昭通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文化影响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刻挖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背后的精神内涵,让人们心悦诚服地拥护党的领导,增强对道路、理论、制度的信念感。二是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文化的获得感。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乡村文化的发展,最根本的是着眼于农民群众主体的实际需求,以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盼为工作的发力点,让农民群众看得见“物”,听得见“歌”,凝聚乡情、乡愁,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以达到文化振兴的最终目的。三是融合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的多样性。昭通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这里朱提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培育了昭通人民勤劳勇敢、敢闯敢试的精神风貌。在乡村振兴中,坚持红色文化的主流地位,同时引导各类文化碰撞、交流,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

(三)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生态环境优美。

充分把握昭通红色文化与生态优势,发展“文化+生态”“红色+绿色”的特色旅游,既能推动生态宜居的建设,也能在创业增收后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发展民俗旅游,提升乡村民居新风貌。昭通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居地区,秉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原则,在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民宿旅游,让青山绿水、革命情怀、文化魅力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二是加强红色资源保护,走好乡村生态新农路。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展红色旅游,应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生态环境保护是昭通红色文化开发和利用的先天条件,是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生态改造工程,进行村庄综合整治,创造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使“红色文化”与“绿色环境”二者相辅相成、共赢共生,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好人居环境让老区里的农民群众都能共享发展新成果。

(四)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基层组织完善。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与思想情操是在新时期教育党员干部、进行精神“补钙”、强化政治担当的有力武器。一是借鉴“红色党建经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制度规范,在坚强组织、纯净思想、改善作风等方面有效地约束了党员干部的行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昭通应当充分借鉴和参考红色文化,通过学习已有的经验、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提升自身治理能力,为振兴乡村提供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和人民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二是加强思想引导,聚焦乡村党员干部精神“补钙”。党中央和红军在昭通威信期间的这段历史,就是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中央红军在扎西集结之时,正值农历春节前后,红军战士们衣着单薄、穿着草鞋,在冰天雪地里露营,“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取得胜利。这种崇高理想同样激励着党员干部投身红色热土,凝心聚力为加强农业发展、美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民获得感而勇攀高峰。三是培养红色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红色人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所以培育专业素质精湛、精神追求高尚、文笔口才能力俱佳的人才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在资金、政策、平台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为培育红色人才提供根本的保障,使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中。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当地村民宣传红色文化的热情,支持村民传承文化并创新文化呈现形式,为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作者:中共昭通市委党校 张恩义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理论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