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07-07 09:21近年来,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四个强化”,以党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以党建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内涵、以党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质量,为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永善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强化红色传承
思想政治建设“有根有魂”
4月23日,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组织党员到莲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现场,全体党员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现场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家纷纷表示,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当思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需铭记历史、接续奋斗,立足本职岗位,聚焦主业主责,坚持真抓实干,为全县文旅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党员干部与小朋友互动。
在开展思想政治建设中,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按照省委、市委、县委和县直工委关于新时代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围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程,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党建工作与文旅业务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旅系统党建工作水平,以建设让县委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抓手,筑牢全县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
扛起主体责任。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打造绝对忠诚的政治机关。同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党组书记与党组成员、党组成员与分管股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4份,干部职工签订《廉政承诺书》共52份,不断规范班子及成员权力运行和单位工作机制规范职工行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开设红色课堂。依托本地红色资源,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在党组会、周例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召开前,由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和机关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支委带头,分别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讲授,通过分享心得、现场提问等形式,开展研讨式、互动式教学,不断提升学习感染力,推动红色教育有声有色、入脑入心。此外,依托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平台,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线学习并进行测试,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
强化党支部建设
一线战斗堡垒“有血有肉”
走进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党员活动室,党旗、入党誓词、党支部工作动态、党员风采照片映入眼帘,书柜、办公桌、电脑、会议桌等设施一应俱全。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以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党支部换届、优化党支部设置、强化教育管理,筑牢坚强战斗堡垒,让党旗在全县文旅系统高高飘扬。
党员干部到烈士陵园开展党性教育。
及时换届,优化党组织设置。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从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将原来的党总支改设为党支部,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班子,明确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支委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清单,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
提升改造,筑牢战斗堡垒。投入20余万元对机关楼道文化、外墙氛围营造、党建活动室内容等进行提升改造,使党员教育有阵地、干部职工学习有平台。同时,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争取560余万元对团结、务基、莲峰等7所革命烈士陵园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泽生将军故居进行改造提升,开展陈列布展,投入78万元建设黄华镇金寨村云岚嘴乡村红色旅游基地项目,为全县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社会各界人士、青少年提供红色教育场所。
党建联盟,开展主题活动。严格落实县直机关党建工作片组活动和区域党建联盟制度,牵头组织全县“唱响新时代 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县直机关第二片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大道不孤、相伴读书”4·23世界读书日阅读、“学先进 找差距 抓整改 提质量”——走进全国文明单位永善县审计局参观、“情暖民生”党建联盟轮值等活动,展现了片组和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党员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强化部门职能
公共文化服务“有声有色”
4月28日,由永善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2023年第三届“咏善之声”暨第九届“广场大家乐”群众文艺汇演在县城工农广场激情上演,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49支队伍经过初赛、复赛,最后12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现场表演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惠民活动,使城乡文化品位和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免费开放受欢迎。每到节假日,永善县图书馆内几乎天天爆满,图书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内,书架、过道到处都有认真读书的市民身影,大家利用假期“充电”、读书看报充实自己,还有的是一家人读书学习,整个图书馆呈现“一座难求”的景象。县图书馆进一步优化阅读环境,对外免费开放阅览室9个,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阅读经典 启迪智慧”公益讲座、“名句竞猜”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深受广大读者一致好评。和图书馆一样,在永善县文化馆内,前来参加手机摄影、书法等培训班的市民准时来到培训室,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进行实际操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据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先后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声乐、手机摄影、苗族芦笙舞、三道酒礼仪、彝族月琴等免费培训班,市民报名积极踊跃,学习效果特别明显。
巡回演出送“大餐”。永善县委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团结进步、普法教育、扫黄打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精心编创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组织溪洛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深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千场演出进千村”暨“戏曲进乡村”公益演出活动145场,惠及群众40000余人次,积极配合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百场演出进百乡”惠民演出活动16场;结合各种重要节庆活动,指导各民间文艺团队开展“喜迎二十大·文艺进万家”“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150场,观众达50000余人次,进一步丰富了全县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党员干部走进校园送文化用品。
文化下乡惠民生。兔年春节前夕,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本土书法家和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到桧溪、溪洛渡、永兴等乡(镇、街道)和红光新区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义务为市民书写春联30000余副、赠送窗花4000张、“福”字8000余个,拍摄全家福3000张。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文化进万家”趣味春节游园活动,设有“新春敲锣”“趣味问答”“开心踢毽”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游戏项目,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让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在元宵节当天,溪洛渡街道、永兴街道联合组织永善县新春文艺团、溪洛渡群艺团等民间文艺团体到县城工农广场开展“舞龙灯、闹元宵”活动,通过民俗巡游展示、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节日气氛烘托得更加喜庆祥和。
强化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发展“有模有样”
5月19日至21日,“云南永善第三届‘乌蒙金沙·佳果天成’枇杷文化旅游节”在永善县永兴街道玉笋村和溪洛渡街道三坪社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参与枇杷开园仪式及“枇杷王”评选、主题文艺演出、长街宴、“登顶玉笋”全民健身登山活动、钓鱼比赛、“美食特产一条街”展销等系列主题活动,共享“枇杷盛宴”。
近年来,永善县充分发挥溪洛渡水电站这张世界级名片的效应,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农旅休闲融合发展新模式,先后打造了明子山生态旅游区、云上马楠、玉笋生态旅游区等一批网红打卡地,蹚出了一条“以农促旅、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既“融”出了乡村产业的兴旺景象,又“融”出了乡村群众幸福生活。
依托资源,推动深度融合。永善县历史悠久,是彝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清代“滇铜京运”的重要码头和“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永善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马楠云海、溶洞奇观、石板村庄、天然石笋等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风情浓郁。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结合“壮美永善·欢乐金江”的旅游定位,依托“三高”(高原神韵、高山流水、高峡平湖)文化旅游资源,邀请上海李也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玉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专家学者、文旅企业实地调研,为全县“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破局出谋划策,推出了生态休闲游、自然风光游、红色文化游、农业体验游等一批旅游路线,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当地市民前往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永善第三届‘乌蒙金沙·佳果天成’枇杷文化旅游节。
发展产业,带富一方群众。初夏时节,在永兴街道明子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内,游客品尝美食水果、驻足拍视频,尽情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在永善县城工作的杨大姐高兴地说:“明子山风景和空气好,离县城比较近,利用双休日约上亲朋好友、带上老人孩子,一起来采摘水果、拍照片,品尝地道的乡村美食,感到特别开心和惬意!”永善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充足,适宜种植各种水果。近年来,永善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依托沿江十万亩特色水果精品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各种生态特色水果产业,其中:沃柑、脐橙、枇杷、白橘“四大金果”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不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还带动群众开办农家乐、乡村民宿,让乡村旅游“热”了起来,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打造品牌,赋能乡村振兴。永善县依托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的地方优势,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新路径,让赏自然风光、吃农家饭菜、摘新鲜水果、听传奇故事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马楠苗族彝族乡以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促进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为宗旨,采取“以节为媒、借节传播”的方式,连续多年把“云南·永善马楠苗族花山节”举办成民族团结的盛会、民族文化的盛会、旅游发展的盛会、苗乡狂欢的盛会,进一步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永兴街道玉笋村依托当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突出“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果为魂”的定位,大力发展枇杷产业,多方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探索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之路,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通讯员:黄 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