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文苑丨总要去一次上海

 2023-07-06 09: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时间过得真快,一不留神,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工作之余,林林总总,曾走过不少地方,省内省外,至少大半个中国。

要说明的是,本人不是导游,更不是旅行家,只是有个不好的习惯,走过的地方,只要有感受,就会驻足,写一些随笔,有点像学生记日记。积少成多,居然拼凑成了一本《人在旅途》。

但有一个地方至今不敢下笔,那就是上海。

屈指算来,去过上海三四次。而印象最深的有两次。

一次是2010年夏天。那一次,单位安排我和同事参加昭通市总工会组织的一次省外疗养,以疗养的形式出差,是我工作23年来的第一次。这次疗养是愉快的,我们一路从大连、烟台到青岛,既做了体检,又增长了见识。旅程行将结束时,因为世博会在上海举办,要求各单位力所能及地组织员工到上海观摩,因此,我们疗养之外又增加了到上海的行程。上海很大,是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但偌大的上海,却容不下我们几个,因为全国各地到上海观摩世博会的人实在太多。到世博园入口处,需要顺着安全隔离线排3个多小时的队才能进入世博园,你会觉得全中国的人都来上海了。因此,我们不得不把住宿订在省外,好在江苏和浙江距上海很近,1个小时左右即可抵达。现在回想起来,是在浙江嘉兴住了一晚,在江苏昆山住了两晚。世博园在浦东,建得大气,好多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来到上海,展示他们的经济成果与民族文化。我们这些从西部地区来的人,真的是大开眼界,不用赘述。

上海街景。

来到上海,自然要去外滩看看,看一看东方明珠塔,在黄浦江上坐一下游轮,去繁华的南京路感受一下大上海的魅力,还有看一下西式建筑、上海民居。那时,一边在外滩行走,一边想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还有八国联军对上海的侵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涌上心头,义愤填膺。今天,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富起来,走在强起来的路上,扬眉吐气,上海已成了东方第一大港、国际大都市。中国人被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当然,我们也去了豫园、城隍庙,只是觉得人多,全国各地的小吃都有,很热闹。来上海之前,听说有条昭通路,作为一个昭通人,很想去看看,但因时间关系,没能遂愿。

其实,只要想去上海,总能找到一种理由。

万里长江第一港在昭通水富市。“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清朝时,昭通就是全国货币原料的主产地,而长江就是把原料运到京城的黄金水道。现在,从滇东北外运的货物、从金沙江淌下去的江水,也要经上海出海。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江是连接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大动脉,舞起了中国经济的龙头。昭通需要借船出海,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一次上海,从这里走向世界。

上海与昭通还有“亲戚”关系。昭通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结束后,国家持续实施东西部协作,上海闵行区、松江区、普陀区结对帮扶昭通,上海以博大的胸怀拥抱昭通,从资金、技术、人才、企业合作方面给予亟须发展的昭通以有力的支持,两地还互派干部,真心地教,虚心地学。昭通人民知恩图报,2022年3月至4月,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昭通采购新鲜蔬菜等170多吨物资不远千里驰援上海,让上海记住了昭通。

不仅有上海人去昭通,更重要的是有昭通人在上海。2012年底,从昭通盐津县走出来的廖春元,放弃了在异国他乡成为科学家的机会,回到上海创办了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亮风台公司),专注于图像识别、增强现实和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十年过去,因昭通一座山峰凉风台而取名的亮风台公司已成为中国在该领域的旗舰,AR计算平台、元宇宙技术,已经进入工程、安防、文旅等多个领域,成为元宇宙产业的领头羊。

另一次是2023年6月中旬,我有幸参加市里组织的一个培训,需要在上海待上6天,有了又一次认识上海的机会。

复旦大学校园一角。

第一次以学员的角色来到上海,而且是到多少学子梦想考上的复旦大学,感受上海历史的积淀、人文的厚重、城市的智慧,心里也有点按捺不住。复旦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1905年建校,老校区位于杨浦区五角场的邯郸路上。这是一所开放的学校,不像其他的大学有多道校门。复旦大学的校门简洁朴实,校园四周的铁栅栏式的围墙上,用“复旦”二字铸成的标志十分厚重。聆听了专家的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上海不仅是经济的高地,更是人才的洼地。十几年前,我读过余秋雨写的文化散文,关于上海的章节就十分精彩。这次来学习,几位老师知识前卫,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全球视野和大国智慧,洞察力、领悟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折服,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流下来,在黄埔江口,汇聚了涓涓细流与大江大河,形成了东方第一港口的磅礴气势。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

对我来说,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是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党的一大会址时强调,“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次我们有幸参观了党的一大会议会址和纪念馆。一大会址在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这栋一楼一底的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和精神家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是我们党的根脉。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走进石库门,看到当年开会的会场,只有18平方米,会场布置简单,一个长方形餐桌,桌下摆放小圆凳,桌上摆了雕花茶杯。会议开到第八天的时候,因为法国巡捕的窥探干扰,7月31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13名参会代表,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共产主义的火种从这里播下并一直燃烧。参观一大会议纪念馆后,我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救国救民探索道路的艰辛有了深入了解,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出发的地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将永远承接下去的责任。这需要一种传承。

上海的昭通路。

从石库门出来,沿着淮海路一直向东走,准备去外滩。走到一个拐弯处,折而向北,接着向东,忽然见到了云南南路,然后又见到了昭通路。昭通路在广东路和福州路之间,长150多米,昭通小区就镶嵌其间。我百度了一下,上海街道的命名有多个原因,以全国省市的名称来命名,与外国入侵时有关,后来又发生了很多变化。到了昭通路,其整体上保持了以前的风貌。再往外滩走,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同样保留着原来的模样。我揣测,之所以保留这些建筑,是为上海保存一种记忆。包括那些灰墙红瓦的特色民居、里弄,在城市的核心区仍没有被拆除,足以证明上海对文明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从这个角度看,昭通路以及路两边的旧式建筑被留存下来,也是昭通的福气,让我们这些与上海遥不可及的昭通人,也有了另一种到上海来的理由。

培训期间,我们还到携程集团、上海市大数据交易中心、澎湃新闻以及亮风台公司参观学习,感受到了互联网下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与科技创新带给新闻媒体的挑战。在亮风台公司,廖春元的一句话打动了我,“我是来自大山的孩子,有大山的韧性,不管走多远,我的家乡还是在昭通!”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我不知道上海为什么叫上海。以上的经历,也不断深化了我对上海的认识。

或许,这就是我们总要去一次上海的理由。

作者:曹阜金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