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板栗镇肉牛养殖基地开启产业化扶贫新路

 2015-09-18 09:00  来源:

本网讯 (记者 王明贵) 去年以来,绥江县板栗镇采取股份合作、联建共享的方式在中坝村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开启了产业化扶贫新路。

板栗镇中坝村有540余户2290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就占了一半以上,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以前的中坝村人多地少,物产基本上就是以种植玉米为主,年轻劳动力多数都外出务工,留下老弱病残的在家务农,致使部分耕地变为荒山草地,虽然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发展过经济林果和种竹,然而受交通条件和劳动力缺乏以及受老旧观念的影响,缺乏种养技术,经济林果和竹产业成为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现状还未显现,当地贫困群众的生活现状始终没有较大的改变。加快肉牛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是迅速改变板栗镇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去年3月,在市、县扶贫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板栗镇在中坝村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村集体”的模式,启动建设肉牛养殖基地产业扶贫项目,到今年1月已完工并投入运行。项目累计投入13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50万元、农户筹资80万元,新建标准化牛舍2000平方米,引进育肥优质肉牛52头,建成800立方米沼气池及配套设施,养牛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50户。

中坝村肉牛养殖基地是板栗镇产业化扶贫的一个创新点,是以养牛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发挥与农户的联接作用、组织作用和载体作用,着力构建“看得见、摸得着、迅速见效、长期受益”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确保了农户作为产业扶贫的参与主体,创新了肉牛基地产业链的建设机制,改进和完善了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方式。依托村“两委”带动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和农户股份合作、联建共享的方式,建设圈舍、引种、沼气池及配套设施。做到股权明确、直补农户、比例分配,使扶贫资金全额直接补助到入社农户,作为入社农户股本金投入圈舍建设和引种。农户出资与企业出资联建的圈舍、引种、沼气池及配套设施进入股本,并按出资比例参与收益分配,经济效益严格实行3:3:4比例进行分配,30%作为市场风险,30%用于股东分配,40%作为来年生产备用金。

同时,坚持项目实施向重点贫困户倾斜,以直补给农户扶贫资金的90%为全体入社农户共享,10%用于经村民大会确认的入社重点贫困户,加大重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优先解决重点贫困户就业,支持贫困户参与肉牛养殖并获得劳动报酬,加快脱贫步伐。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