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8-10 09:40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龙定江) 永善县有佛教活动场所8个,信教群众20105人。去年以来,根据省、市有关要求,永善县民宗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对全县佛教界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强化学习抓认识。召开全县佛教场所负责人及教职人员会议,组织学习《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传达学习省市宗教、统战、旅游、公安、文广等十部门《关于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学习政策、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了宗教界参与清理整顿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利用民族宗教网站对《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等文件政策进行深入学习和宣传,形成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舆论氛围。
调研排查搞摸底。组织调研组进行调查研究,对借教敛财行为进行排查摸底,多次深入龙泉寺、普觉寺、百吉寺等寺庙现场检查功德箱设置情况,对8个重点寺庙法物流通处及账目管理进行了指导规范。各乡镇都制发了功德箱统计表格,对各处设立的功德箱进行分类统计,并设立举报电话,广泛收集乱设功德箱等借教敛财线索,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精心部署抓联动。依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县民宗局联合统战、旅游等十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整治违规违法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清理整顿的目标任务、政策界限和方法措施等。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辖区内未经审批建设的所谓“寺庙、宫观”私设功德箱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发现的违规设立现象坚决予以取缔,确保了专项整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当。
突出重点抓整治。积极协调县相关部门、乡镇,按照“一殿一箱”的原则,对全县佛教场所功德箱设置情况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排查。重点对未经批准登记建设的所谓“寺庙、宫观”设立功德箱现象,类似宗教活动的文物管理点进行专项督查整治,对不符合规定设置的功德箱进行了清理取缔。通过排查,永善县辖区内无借佛教活动开展进行商业化经营活动、发生借机敛财等行为。
健全机制抓规范。在清理整治的基础上,对佛教活动场所符合佛道教教理教义而设置的宗教性捐献功德箱进行了全面规范,逐一登记造册,确定3至5人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依规正常运行。同时,进一步强化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的收入、支出公开公示制度,坚持月公示、季通报、年决算,使场所财务收支日趋透明完善,有效促进了场所的财务日常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