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8-05 08:29扶贫路上,周欢将欢乐融入工作中,用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团结带领永善县细沙乡扶贫办的同事为精准扶贫事业默默付出,虽苦亦欢。
一种情怀,让她对群众有着深深的感情 。
周欢今年近30岁,家住溪洛渡镇,父母都是农民。高考那年,她和妹妹同时考上大学,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她把上大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自己孤身一人外出打工。
几年的打工生涯,周欢走了许多地方,吃了很多苦,慢慢历练成长,她深深体会到了贫穷带给人们的苦难。一次,周欢要坐火车去另外一个地方找自己的同学,看看那里有没有恰当的工作,65元的车票钱,周欢身上只有55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幸好得到火车站门口两位搽皮鞋的好心大姐的资助才让她如了愿。从那次经历以后,周欢就立志发奋努力,她边打工边学习,通过自考获得了大学文凭。2013年,她回到家乡参加国家事业单位招考,考入细沙乡政府工作,2015年任细沙乡扶贫办主任。
一种信念,支撑她干好一项项繁重的工作。
“刚当扶贫办主任那段时间,经常会感到疲惫和焦虑,睡不着觉,压力非常大,后来学会自我调节慢慢就习惯了。”因为长期加班熬夜,周欢头上有了一些白发。今年3月,为了核对全乡2000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资料,她和同事连续熬了3个通宵,等到完成工作时,几个人眼睛里都充满了血丝。
“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快乐工作。”这是周欢的一种信念,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都充满了热情和自信。
今年7月30日,是周欢的生日,那天中午,她正在开会,父亲打电话说家里杀了一只鸡,问她有没有时间回家吃顿饭,她说了一声“没有”,便匆忙挂断了电话。虽然细沙乡离县城只有40分钟左右的车程,但是因为太忙,她已经有3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了。
“家人会理解我的,等细沙群众脱贫了,我会抽时间多陪陪他们。”虽然有时觉得愧疚,但周欢凡事都会往好的方面想。
一种担当,让她把青春牢牢扎根基层。
放弃了许多业余爱好;两年没有休过一次假;打算去考一个驾照,却从2014年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有去……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周欢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扶贫工作上。
细沙乡很多村组山高坡陡,进村入户都得跋山涉水,白天顶着烈日下乡,夜晚挑灯夜战,这些对“女汉子”周欢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去年和交通局的同志下乡去勘测进村路线,那天她背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足足步行了7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因为没有吃早餐,她差点饿晕。在群众家吃了几个烧洋芋,她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因为对贫困群众的一种情怀,因为心中不变的一种信念,因为身为扶贫干部的一种担当,周欢把自己的青春扎根基层,兢兢业业,辛勤付出。
艰难的扶贫路上,无数像周欢一样平凡的扶贫干部,正用自己的汗水和热情,为贫困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变好而奋战。
通讯员 唐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