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5-16 10:54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黄桦 龙定江) 初夏时节,走进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蔚蓝的天空下,新修的乡村公路纵横全乡,联系着千家万户;新修的水渠流水潺潺,滋润着希望的田野;希望小学里校舍整齐漂亮;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乡,田间地头信息畅通……一幅幅美景勾画出新农村气息。这是该县抓实基层党建扶贫开发“双推进”工作的一个缩影。
永善地处滇、川两省六县接合部,国土面积2789平方公里,辖8镇7乡142个村(社区),属国家级贫困县,是乌蒙山片区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5年末,全县尚有10个贫困乡镇、90个贫困村、385个特困自然村、116224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8.3%。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永善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永善县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坚持以扶贫开发为基础,以培育特色产业为核心,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突破口,把“双推进”工作与“三农”工作相结合,在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治、通村道路硬化、特色农业发展等项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群众精神面貌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村寨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广袤的大地描绘了一幅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花开并蒂”、“同频共振”的动人画卷。
按照《永善县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2016年,永善县锁定2个乡镇、36个村社区、92个特困自然村、42个易迁点、2.5万名贫困人口的年度脱贫出列目标任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按照既定目标,该县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组建105支591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充实基层队伍。全县共创建县级党员领导挂钩联系党建示范点26个,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站142个,启动农村综合网络服务平台试点建设36个,选派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指导员15人。启动“一江两路”党建示范点创建42个。制定出台“基层党建十条”,开展“金江课堂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安排财政预算扶贫专项资金570万元,对2016年脱贫出列的21个贫困村(每村20万元)、15个非贫困村(每村10万元)进行集体经济产业培育试点,助力行政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6年,全县共组织49248人次开展161561天帮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30810.67元;落实增收项目179个;培育产业112项;开展四旁植树42092株;开展环境整治、协助厕所建设2594间;实施安居房建设7699户;帮扶学生就学1105人;指导挂钩村项目建设241个;举办培训237期18953人次;劳务输出8438人次;引进人才1950人,引进技术37项;制定帮扶措施1776项覆盖贫困户26715人。
为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干部、识别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永善县采取签订责任状、交纳责任金、按月通报、季度约谈、半年小结、年终考核等有效举措,把如何精准考量精准扶贫干部在扶贫攻坚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考核工作重点,从考什么、怎么考、考核结果怎么用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精准考核推进落实扶贫攻坚,以扶贫攻坚成效考量检验精准扶贫干部的能力水平,下派15名脱贫攻坚督查专员,问责乡镇部门14个,干部73名,召回驻村工作队员15名。
该县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落实县级领导挂乡、乡镇和部门领导挂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定精准脱贫方案,挂图作战,实行时间倒排、目标倒逼,列出“脱贫清单”,锁定对象、分类施策,一张蓝图抓到底。一年来,突出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紧扣安居工程、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素质提升等重点,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11.45亿元,实施3个整乡推进、36个整村推进、42个易迁点建设,启动产业扶贫项目14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827户,预计实现2.22万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