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5-13 10:04初夏时节,走进永善县溪洛渡镇新拉村兴意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株株蓝莓迎风招展,颇为壮观,一颗颗蓝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色泽殷紫,在阳光的照射下透露出耀眼的色彩,十分惹人喜爱。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高寒冷凉山区,因天然有机的环境孕育出致富果,将群众靠山吃山,靠山致富的美好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兴意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6月,现有理事会成员5人,社员101人,首期建设规模200亩,注册资金100万元, 该专业合作社通过“民建、民管、民受益”的方式,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蓝莓种植,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经济,走产业脱贫路子,是全县范围内率先注册的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
谈起蓝莓种植和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平常不善言谈的合作社社员吴孝举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他向我们介绍道: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对村里如何发展一直都有思考,都有探索,但成效不明显。在2009年一次生病去昆明治疗期间,在亲戚家花盆里看到了蓝莓,听完对蓝莓的介绍后,自己对蓝莓产生了兴趣,带着试一试的心理,带了一些幼苗回来种植,经过三年多的精心培养,一排排蓝莓枝叶茂盛,小小的枝丫上结出了一串串米粒般大小的果子,端午节前后变成了紫黑色,蓝莓酸中带甜,甜中带香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当年,每株蓝莓能结出2-3斤果实,每斤能卖出40-50元的价格。蓝莓试种成功,更加坚定了吴孝举发展蓝莓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一方面通过书籍、网络等学习蓝莓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全面了解市场,忙得不亦乐乎。
在一次党员大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讨论村级发展规划时,传达了国家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精神,让吴孝举眼前一亮,发展壮大蓝莓产业,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途径不就是专业合作社吗?他将自己种植蓝莓的经过和收益、组建合作社的想法给村“两委”汇报后,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接下来的日子,吴孝举四处走访,广泛动员亲戚、村民参加合作社,发展蓝莓产业。在一次次的不理解、一次次的拒绝中,吴孝举的妻子劝他算了,自己在村里面又不是过不了日子,何必要去看别人的白眼呢。但吴孝举是个不认输的人,认定的事情就会坚持做下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部分农户愿意加入合作社,这让他欣喜若狂。
在县农业、财政、工商等部门大力关心支持下,永善县兴意种植专业合作正式成立,这个全村首个“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村级产业助农富、产业促脱贫的领头雁。有着从医管理经验的吴孝举通过与理事会成员反复商讨,在新拉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兴意种植专业合作社25项管理制度》,对理事会、财务部、会计部、现金管理审批、社员入股、民主管理等作出具体要求,系统有效的管理,保障了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户合作共赢。
在蓝莓种植过程中,县委组织部为其提供了5万元的红色信贷;县财政局为其申请到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县农业局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并免费提供了价值20余万元的有机肥、钾肥等;村“两委”通过会议、手机短信、网络等,广泛宣传蓝莓种植,吸引了更多群众参与到蓝莓种植中来,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6年,吴孝举和该村特困自然村私堰七组的苗族同胞达成共识,25户群众以闲置的200余亩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平常在合作社打工,蓝莓产生效益后分红,加快了苗族同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蓝莓种植的蓬勃兴起,吸引了上海昌杰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3.8亿元在永善县建设蓝莓基地2万亩,该公司计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蓝莓产业2-10万亩,建成年加工1.5万吨的蓝莓鲜果生产线,逐步推出蓝莓酒、蓝莓干果、蓝莓汁、蓝莓凉茶、蓝莓巧克力等系列产品,为群众发展致富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在谈到下步打算时,吴孝举和合作社成员表示:“希望能和上海昌杰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走产品深加工路子,将合作社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采摘、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庄园,让蓝莓成为新拉村一张闪亮的农特产名片,成为群众发展致富的黄金果。”
“真没想到,种蓝莓还真能赚到钱。”私堰七组村民小组长李余奎开心地说:“种植蓝莓,加入合作社,让我家走出困境的日子不再遥远。”
蓝莓飘香正当时,端午节前后,约上朋友去新拉村采摘蓝莓,亲近自然,了解群众依托蓝莓产业发展致富奔小康的动人实践,感受苗家儿女的淳朴热情,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通讯员 李仁利 罗杰 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