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陈光友:自制彝族乐器弹奏美妙旋律

 2017-05-10 09:48  来源:

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月琴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日常生活男女青年的谈情说爱,还是在节庆日子,都少不了月琴的弹奏。尤其在节庆日子,小伙子弹着月琴,而姑娘们则和着琴声,或拍手或拉手,跳出多种优美的舞蹈动手。随着优美的月琴声,让自己的情感随之奔放,跳出彝族人民的幸福和欢快,优美的琴声和欢快的歌舞,显出彝族人民坦荡的胸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有一家良友月琴厂,老板的名字叫陈光友。现年55岁的陈光友,12岁就师承其父学习月琴制作,一干就是40多年。不仅如此,他还能用月琴弹奏出一支支悦耳动听的乐曲。日前,笔者慕名前往探访。

走进陈光友的月琴厂,仿佛走进月琴的世界,只见雪白的墙上悬挂着10多个大小不一的月琴,陈光友正调试着一把刚制作完毕的月琴上的弦,娴熟的几下拨动,顿时美妙清脆的乐曲飞出厂房,飞向湛蓝的天空,令人耳目一新,回肠荡气。看着陈光友那一副怡然自得,其乐无穷的样子,笔者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多么美妙的旋律,多么乐观的传承人!

月琴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琴弦和缚弦等部分组成,主要部分是用香椿树和梧桐树两种木料做成的,缚弦用金竹才耐磨、经用,制作程序分为画线、切割、凿眼、打磨、粘缚弦、上琴弦、调音……当谈到月琴制作这一话题时,陈光友饶有兴致、如数家珍。据介绍,他通常制作的月琴是6寸至1尺2寸的规格,也曾制作过框板直径为1.2米的巨型月琴,制作一把月琴,至少需要2天半的时间,一年要能制作出售几百把,部分远销省外,素色月琴单价为250元至400元不等,描绘有花纹的月琴可卖700多元一把。

闲暇之余,为了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陈光友还经常与文艺爱好者一起切磋琴技,自娱自乐。逢年过节,他还为乡亲们奉上一道道颇具特色的文化大餐,给节日平添许多喜气。已经名声在外的陈光友和“月琴之王”彭银发等月琴爱好者一道经常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与热捧。

临别,陈光友告诉笔者:月琴制作是祖上传下来的,我是第四代传人,制作月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是一天不去碰,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为此,他每天在制作一把月琴之后,都迫不及待地过把演奏瘾,因为制作月琴和演奏的过程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并表示,打算让儿子将这门手艺一直传下去,让彝族月琴歌舞文化发扬光大。通讯员 黄 桦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