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4-25 09:47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马进荣 张喜彬 何定勇) 烈日下,一条宽敞平坦、黝黑铮亮的通村油路如丝带般环绕在墨翰乡大寨村半山腰上,与大寨堰交相辉映,矫若游龙,灵动耀目,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就是墨翰乡大寨村通村油路的新画卷。
据了解,该公路是永善县启动的2015年第二批建制村大寨公路,全长11.61公里,惠及王坪、庙湾、柏林上、下普池等11个村民小组400余户1800余人,终结了当地群众“行路难”的历史。
截至目前,柏香林大桥到大寨村寨子村民小组沥青铺设已全部完成,余下路段正加紧推进,预计6月底能全面竣工。届时,学生上学、群众出行将彻底告别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苦日子,着实成为群众致富的小康路。
大寨村天宫庙村民小组35岁村民陈洪彬常年在外务工,得知该村通村油路开始改造后毅然放弃在外发展的大好时机,决定回乡养猪创业。如今,已搭建临时圈舍300余平米,圈养大、小猪共200余头,待公路全部改造完毕,他将把圈舍搬到老家天宫庙村民小组去。
长期以来,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软肋。为配套通村油路的建设,墨翰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在香港施永青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竭力完善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出行难、发展难等问题。同时,组建各村(社区)公路养护队伍,确保公路修好、管好、用好,充分发挥公路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致富路、产业路、幸福路、民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