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群山丨证道黑白间

 2022-11-28 16:4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前世今生

在我国,最流行的棋是中国象棋。然而论起来,围棋才是棋的祖宗。古人讲对弈,专指下围棋而非象棋。
传说围棋源于尧帝教子的故事。其子丹朱性格鲁莽,于是,尧发明了围棋,用棋教他为人。中国象棋的起源尚无定论,但在宋朝定型。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其实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发明的。就下棋规则而言,围棋是最简单、最易入手的,但也是最复杂、最难精通的。无论执白执黑,你都可以在棋盘上任意一点落子。无规则、无限制,变幻莫测。有人说,围棋变化比宇宙原子总和还多。棋盘由纵横各19条平行线相交成361个点组成,双方交替落子,粗略估算,围棋至少有10的171次方种变化。由于中途还有“打劫”、打二还一、空中出棋等变化,这就让围棋尤为烧脑。
人工智能很早就拿下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因围棋极其复杂,计算量堪比航天事业,因此直到2016年“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2017年打败柯洁,人类才终于认识到AI(即“围棋人工智能”)拿下了围棋。AI以前,对于点评围棋很难有统一的意见。有时你的一招妙棋,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昏招。聂卫平曾评价马晓春的一步棋下得不好,马晓春说:“我一个世界冠军下的棋,他看得懂吗?”这当然有赌气的成分。如今AI来了,各大公司研发了不同的围棋软件,一个普通的棋手凭借这些围棋软件就有了更广的视角,可以做自媒体讲围棋世界大赛了。
回到古代,过去的围棋是作为“六艺”之一来训练贵族子弟的,是古代“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在唐朝,围棋作为一门技艺,被纳入了翰林院。围棋高手被称作“棋待诏”,他们有时陪皇帝下棋,有时训练皇子。如果东瀛国来人,要与我天朝上国切磋棋艺,棋待诏还要代表国家与这些围棋高手下棋,美其名曰“围棋外交”。至于民间,也是遍地流传。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个“珍珑棋局”,这是世外高人无崖子为了收徒而设的一个千古名局。事实上,这个“珍珑棋局”是不存在的。
乾隆年间,我国围棋水平达到了巅峰。1739年,围棋国手范西屏和施襄夏在浙江平湖对弈10局,后人称“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把他们当神仙一样看待。这就是有名的“当湖十局”。想想这一幕,两大高手衣袂飘飘,落子间风起叶落,波涌鱼跃,天地为之一颤,特别适合拍成仙侠类电视剧。我国有了冠此名的围棋大赛,以纪念这一事件。棋运象征着国运,棋力反映了国力。近代中国,围棋彻底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重新组建了国家训练队,然而与日本相比,实力依然相差太远。每年日本派棋手到中国来交流棋艺,中国国家队棋手被虐得“满地找牙”。直到20世纪70年代,聂卫平才破天荒地接连战胜日本围棋高手,被誉为“民族英雄”,掀起了学围棋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一代棋手层出不穷,形成了可观的厚势。2000年之后,中国棋手多次在世界大赛中斩获冠军。2010年之后,尤其是2017年以柯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棋手崭露头角,中国围棋重新崛起。

三国演义

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奇人,他就是吴清源。
吴清源是福建人,少时被称为围棋神童,拜在段祺瑞门下。吴清源私底下经常找人下棋挣钱,在民间战胜了多名日本棋手,在中国经商的日本人山崎有民发现了这棵好苗子,便向日本棋院的濑越宪作报告:“不得了,这里出了一个天才少年。”山崎有民出于对围棋的纯粹爱好,全力资助吴清源到日本学习围棋。1928年,14岁的吴清源东渡扶桑拜濑越宪作为师。一个弱国少年寄人篱下,在异国他乡学棋,其心境压力可想而知。吴清源不负众望,1933年连胜多名高手,与本因坊的秀哉名人最后对决。这局棋值得大书特书,已成世纪名局。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挑战日本围棋最高权威。这一局吴清源执黑,起手用了“三三、星、天元”的惊人布局。第一子落在右上角“三三”位置,这是本因坊的大忌,一子既出,震惊棋坛。才下了几手,秀哉名人就提出“打挂”。所谓“打挂”,就是封棋暂停,择机再下。这是当时名人特有的权力。秀哉名人每遇到难关就提出“打挂”,然后回家与弟子们关门研究对策,第二天再接着与吴清源对战。因此,这局棋一共下了3个月。吴清源知道,在棋盘之外的遥远中国北方正燃着另一场中日战火。每天赛前两人各在一房等候,秀哉名人以为吴清源压力挺大,让门下弟子去看看情况。弟子一看,吴清源在房里气定神闲地捧阅《道德经》。最终秀哉名人虽然凭借弟子想出的一妙招险胜了两目,但民意却倾向了吴清源。吴清源虽败犹荣,一战成名。日本棋院也因此规定,每局比赛不能过夜,必须当天结束。吴清源在后来的十番棋里打遍日本无敌手,令无数高手降级,可让天下一先,被誉为昭和时代的“棋圣”。
吴清源对日本围棋作了不少重大改革,但他心系中国围棋事业,对聂卫平多有关照。战后的日本棋坛,进入黄金时代,一时间高手如云,涌现了6大超一流棋手。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韩围棋骤然兴起,日本围棋开始显露疲态;尤其在2000年之后,日本围棋就像其国家经济一样不断衰退。如今的棋坛,主要是看中韩对擂了。
这里要重提一下濑越宪作。濑越宪作门下还有一位显赫的高徒,就是被誉为“围棋皇帝”的曹薰铉。在曹薰铉之前,韩国棋手寥寥,没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曹薰铉以一人之力硬生生地把韩国围棋拉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又在韩国开办道场,培养出了独步世界棋坛的李昌镐。师徒两人携手横亘于世界棋坛20年。曹薰铉与聂卫平是同时代人,两人是棋盘上的一对老冤家。20世纪80年代,聂卫平风头正健,棋坛无敌手,企业家应昌期特别看好聂卫平,为了给中国围棋添彩,特意斥巨资办了“应氏杯世界围棋大赛”。单独冠军一项的奖金就高达40万美元,这在当年可以买下两三百套北京四合院。应昌期希望中国人主办的世界大赛能由中国人夺冠,可以说这项后来被称作围棋界的奥林匹克是专为聂卫平而办的。1989年,聂卫平过关斩将,如愿闯入第一届应氏杯决赛,他的对手就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曹薰铉。决赛是五番棋,拿下3局就是胜利。前3局在中国举办,聂卫平以2:1领先曹薰铉。眼见聂卫平气势凶猛,韩国人急了,于是想出了一辙:为公平起见,要求第4局和第5局绝不能在中国举办。中方只好退让,经双方协商,把最后两局的赛场转移到新加坡。聂卫平独身前往,先在香港参加了一个桥牌比赛,后托人买机票飞新加坡。偏偏他那趟航班中途要停曼谷,聂卫平人生地不熟,又不懂英文,提前下了机,反复折腾后才赶上了航班,但到了新加坡,人也累得患了重感冒,赛前气势就输了一截。最后两局聂卫平没能撑住,铩羽而归。现场观战的应昌期格外伤心,甚至不愿出席当晚的颁奖仪式。据说曹薰铉在对弈中喜欢搞小动作,或猛拍大腿,或大声惊叫,故意干扰对手。时也,命也,终究是技不如人。从此,曹薰铉开创了韩国围棋新时代。曹薰铉之后,是李昌镐,再之后,是李世石,“大小李”在棋坛接连称霸20多年。号称“石佛”的李昌镐拿下了职业赛大满贯。喜欢看韩剧的都知道,《请回答1988》里有个男主角就是以他为原型。2008年,新一代中国棋手古力等人羽翼渐丰,终成“抗韩”大将。古力虽与李世石双雄并立,但还是稍逊一筹。等到柯洁等人出现,中国棋运才彻底恢复元气,围棋终于在中国发扬光大。
如今的世界围棋依然是中日韩“三国演义”,不过曾经的主角日本现在沦为了陪唱。一花独放不是春,惜乎大江东流,时运轮转,一代代棋士退隐更迭,日本棋坛青黄不接,依然是老将井山裕太在支撑。而韩国,则崛起了一位“00后”棋手申真谞。这名小将几经历练,成了最强棋士。

黑白情缘

高一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在学习之余下起了围棋。大家没有棋盘棋子,就以蓝黑两种墨水代表黑白棋子,先用钢笔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小棋盘,然后在交叉点上画小圆圈,每画一个圈,表示一颗落子。如被吃子,则在对应的圆圈上画一条斜杠。就这样,大家用钢笔画圈下棋,画的棋盘或大或小,也没有标准,甚至也没几个人知道纵横各19条线的标准。只是学习太苦闷,纯属娱乐。
有空了,大家就把作业本摆在桌面开始下棋。一天中午,回到宿舍,我发现隔壁宿舍里有一群人团团围住中间一块空地窃窃私语。我凑上去一瞧,原来是在下棋。一位同学从家中带来一副围棋,跟另一位同学对弈,他的水平比我们高一些。他执白,让了对方4子。开局不久,从校外来了一个串门的小青年,见黑方下得太臭,便忍不住指点一下,后来干脆蹲下来亲自上阵。小青年果然非同凡响,每下一步,执白的同学便陷入沉思,并啧啧称赞:“好棋!”众人不明就里,把钦佩的目光投向小青年。小青年把盘面的四边全占了,而白棋只占了中腹。这让棋盘看起来就像一面白色的太阳旗。同学托腮皱眉苦思,不敢逾越黑棋的铜墙铁壁。下到中盘,同学就认输了。
上大学时,我有一个舍友是浙江海宁人。海宁是“金大侠”的故乡,书香馥郁。这位海宁同学长得也像“金大侠”,他跟我讲起了陈阁老的民间传说,还带来了一副围棋。最初跟他下,我总是输。后来我买了一本围棋入门的书,有空就捧在手里。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过去下棋连门槛都没有摸到。我知道了什么叫征吃、双吃、门吃、倒扑、接不归等各种吃法,知道如何判断死活,如何两眼活棋。越看越上瘾,又接连买了围棋手筋、胜负手、布局和收官之类的书,顺带也关注了围棋新闻,当时主流是韩国的李昌镐和中国的常昊。后来再跟海宁的同学下棋,弈至中盘,他不以为意地说:“我输了,不下了。”他的兴趣并不在此,我就在整栋楼上蹿下跳地去找对手。当时北京城尚未完全扩张,三环以内才是城区,三环以外,我们的校区在一个叫四拨子的小村里,地处城乡接合部。校外的民房又小又矮,也不是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格局。有时录像厅里偶尔放点香港电影。大家没什么娱乐,有一部分人有空就聚在一起下围棋。我找到了一个棋友,常到他宿舍里下棋。他是学计算机的,湖南郴州人,长得猴精猴精的。这家伙棋力不错,棋风咄咄逼人。
来到广东打工,因忙于生活,我也远离了围棋。看过作家王十月的一篇文章,讲起他从湖北到广东打工的经历。他的第一站是在佛山,刚下车不久,便被两个巡防员拦住,要查他的暂住证。两人翻起了他的行李包,把衣服一件件往外掏,又掏出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讲围棋定式的。书下面还有一副棋子,黑白两盒,棋子光泽透亮迷人。这棋是王十月在家里急需用钱的时候咬牙买下的,他带着南下,打算为枯燥的打工生活做伴。一个巡防员抓了一把棋子问他:“这是什么?是不是用来搞破坏的?”王十月告诉他那是围棋。另一巡防员说:“爱下棋的是文化人。算了,让他走。”王十月没想到,一副围棋为他解了围。
2003年,我在福永兴围第三工业区一家电子厂上班。老板是个围棋迷,身高1.8米,留着一撮夹白的胡子,颇似音乐人李宗盛。老板特别节俭,背心大小破洞无数也舍不得扔掉,平时没别的爱好,独沉迷于围棋。说起围棋来两眼放光,劲头十足。他说,围棋才是最有意思的棋牌游戏,他不喜欢麻将,说那是“小儿科”,有的人打麻将还思来想去的,有什么好想的,就那几种套路。他买了一大堆围棋书,垒起来足有一个人头高。有一回,我去阅览室,看见他跟四五个员工在棋盘前盘腿而坐。要知道,在过去的打工日子里,能碰见下围棋简直就是遇见天外飞物。我便凑上去观看,老板问我:“你也会下棋?”我据实回答,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生疏了。老板当即邀我对弈一局,他神情自若地说,让我8颗子。我心有不服,这还没开始对弈,也不知底细。让子就让子吧,一让就是8颗,未免太自信了吧。我也没有推让,在棋盘上摆了8粒黑子,先占了4个无忧角。老板果然棋力深厚,四处围攻搜刮,结果我输得很惨,只剩下很小的几块活棋。这大概是我在南方遇上的第一位棋手。按他的棋力,估计达到了业余五段。
在写作圈里,也有不少爱棋的人。写棋类的故事,也是一些作家的志趣所在。川端康成写过《名人》,阿成写过《棋王》,茨威格写过《象棋的故事》,分别涉及的是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国当代还有几名作家也写棋类小说。南京作家储福金写过《棋语》《黑白》等围棋小说。至于电视剧,也有不少这类题材。围棋是脑力运动,如何用视觉语言呈现出来吸引大众,做好专业性和观赏性的平衡,要费不少心思。太专业了,一般人看不懂,不利于传播;不专业,又成了胡闹,失去了传播价值。有部动画片叫《围棋少年》,讲述少年江流儿成为围棋高手的故事。但是其中非专业的棋谱受到了围棋人士的诟病。有棋手说,其实用电视里的画面来判断,江流儿并不会下棋。近年还有一部叫《棋魂》的电视剧,剧组专门请教了一些专业棋手。
作家写棋,多半是写棋手背后的故事,写的是棋道和人性。我也一直想写这样一篇小说,但棋力不高,也只是爱好而已。每当打开围棋视频,看看高手之间拆招过招,也就心满意足了,这大概就是围棋对普通人的意义吧。正如文学作品,你喜欢去读它就好,不必人人都要去写一部经典,当一个职业作家。

AI时代

要说到AI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冲击,棋手首当其冲。AI在不断进化,阿尔法狗在不断学习成长,李世石与阿尔法狗下了三局,尚能赢得一局。一年之后,阿尔法狗升级,改名为大师,又与柯洁比拼三局,这一次人类净输了三局。此狗非狗,狗是英语里的Go,即围棋。英语里为何将围棋称作Go而不是Weiqi呢?欧美人最早是从日本那里接触到围棋的。中国围棋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将棋称作“碁”,近乎吴语,读音为gio,最后又读成了go。这就是此狗的前世。
AI进入围棋领域,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过去棋手要想提升,必须要拜名师学艺。名师们通常要开办一个道场,开宗立派,设馆收徒。棋手培养在中日韩各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式。最早在日本,就是传统的师徒相授,相当于父子关系,徒弟吃住都在师父家里,徒弟的一切也要听师父安排,与吴清源并雄的木谷实就是这类典型。大家可以看看川端康成的小说《名人》,小说再现了本因坊秀哉名人与木谷实的最后一局。本因坊授徒方式古老传统,而木谷实沿袭了这个传统。包括吴清源,后来也以这种方式培养了林海峰等人。曹薰铉从日本学成归国,也在韩国推广了这种授徒方式。这种教学,师徒亲密接触,能得到亲传。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不自由,授徒数量也是有限的,有宗派门规的局限。到了现代,有些棋手开办了各种道场,如中国的聂卫平围棋道场、韩国的权甲龙围棋道场。柯洁等人就是从聂卫平道场出来的。此时的道场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学校,脱离了过去师徒“一对一”的模式。如今,各国棋院推行了更为现代化的培养体制。现代围棋培训与我们企业培训体制一样,形成了标准的流程,开发各种课程软件。当AI出现之后,不少棋手转而投向AI,钻研AI的招数,提升棋力。申真谞也通过AI提升了自己,在比赛中大概率命中AI首选,与AI高度吻合,大家称他为“申工智能”。
有一利则有一弊,有好之者则有恶之者。AI的出现,让下棋不再那么有趣了。棋手们几乎唯AI是从。今天,人们下棋讲棋皆以AI为准绳,失去了人性复杂之趣,失去了各种变数的可能性,也失去了棋的灵动和美感。AI唯利是图,目标单一。AI可以实时判断出棋局中黑白双方的胜率。我国市面上的围棋AI软件有星阵、绝艺和Katago。腾讯开发的绝艺在棋手中较为流行。人们讲棋复盘的时候,每一句话总是以“AI建议”或“AI推荐”为开头。你每落一子,AI就直接给出了你的每一步胜率。这也给了棋手们作弊的机会,尤其是在网络上下棋,双方通过电脑远程对弈,私底下他可能偷用了AI。韩国就多次出现过棋手利用AI作弊,有个女棋手战胜了九段高手,后来专家发现其与AI吻合率高达92%,女棋手不得不承认使用了AI,韩国棋院罚她禁赛一年。在中国也不乏这样的棋手,即便面棋,也能借助各种手段用AI作弊。有的棋手不会招招利用AI,只在关键时刻作弊。这种手段相当隐秘,你甚至没法判定。这跟我们今天某些高明的文抄公一样,只抄袭他人的一部分,嵌入自己的一部分,然后修改组合。
柯洁在被阿尔法狗打败的那一瞬间泪崩了。某种意义上,那眼泪是为人类棋手而流的。AI终结人类传奇,开启了它不可战胜的神话。人们描述当年范西屏和施襄夏的“当湖十局”,那种仙气缥缈可以用来对决最枯燥乏味的AI软件。过去,柯洁下棋很“浪”,东一下,西一下,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棋局中迷魂阵一般表演,有天才般的灵气,有下嗨了的酣畅淋漓,也有炫耀的成分。但是这种灵动的棋风,在AI面前已经荡然无存了。AI推翻了过去各种定式,比如点三三定式,同时也固化了各种新的定式,让变数越来越少,让下棋越来越单一。AI推荐下法,人类无法抗拒。棋手爱之恨之,爱恨交加,然后老老实实地回到AI面前俯首称臣认真学习。AI时代,人类的智力不再受人膜拜。棋手拼的只是看谁犯错更少,谁犯错少谁就是胜者。偶尔也有超越AI的神之一手,也是相当罕见的。
棋手在黑白之间深度计算,也伴随着复杂的情感波动,演绎着一曲曲人类“脑际争霸”。看棋手下棋,也是趣事。柯洁每当弈到难分难解处,习惯用右手拇指和食指狠狠地揪着自己的头发,然后顺时针缠绕、拉扯、转圈。一边盯着棋盘,一边扯着头发,同时大脑在高速运转。有的网友戏称,这是在给脑袋上发条呢。
学棋、爱棋、下棋、看棋,可以从中找到纯粹的智力游戏乐趣。就像美剧《后翼弃兵》中最后一幕,当刚刚拿下世冠的女棋手独自一个人奔向街头下棋的普通人群时,这些平凡的粗汉们哈着热气惊讶站起来欢呼鼓掌。这让她体会到冠军不是唯一,让她在游戏里找到了宽慰日常生活的更重要的快乐。当职业冠军与纯粹业余爱好者相视一笑时,两种快乐融为一体。人的纯粹快乐与尖端竞技荣耀同样重要。我们也不妨放下刷抖音的手,不为冠军而去学一盘棋,体验训练大脑的单纯快乐。这些年,有的希望小学也把围棋请进了课堂,今年的高考作文还特别借用了围棋“本手、俗手、妙手”的术语来作主题。

作者简介

萧相风 本名李刚,1977年生于湖南永州,1999年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在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进修,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出版作品《词典:南方工业生活》《春天万物流传》,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和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现居深圳。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ztrbwx)丨播音/彭晓雨

作者 | 萧相风

编辑丨雷明娟

编审丨聂学虎

值班领导丨秦勇

校对丨彭晓雨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童博谣
标签 >> 昭阳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