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一体发展 ——昭通日报社全媒体融合发展纪实

 2022-08-12 15:36  来源:昭通新闻网

1950年2月,昭通解放后,中共昭通地委于1950年4月8日创办了《昭通报》,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地州报纸之一。

1961年,中央实行缩减机构,节约开支政策,昭通地委根据省委有关地县报停办的文件,决定停办《昭通报》。历时12年的《昭通报》于1961年3月停刊。

1984年7月,中共昭通地委决定恢复开办地委机关报《昭通报》。1984年10月1日,在停刊23年后,《昭通报》再度肩负历史使命复出,是昭通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从1984年复刊到2005年,《昭通报》完成了从每周一刊到每天一刊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报。从2005年至今,昭通日报社快速发展成为集纸媒、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平台为一体的综合传播媒体。通过多年的发展,昭通报业与昭通社会经济共发展,承担了传播党的声音的重任,发挥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体现了为人民鼓与呼的媒体情怀。在自身繁荣发展的光辉岁月里,见证并记录了昭通大地因改革开放而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历程,成为飘扬在乌蒙高原上的旗帜,引领昭通精神文化发展阔步向前。

改革让新闻界人才辈出

从《昭通报》复刊开始,为适应办报需要,昭通日报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学习,确保党报的正确办报方向。制定采编业务培训学习制度,促使采编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水平,鼓励争当名编辑、名记者。昭通日报社多次派出记者、编辑参加全国、全省举办的新闻业务培训班,多次派出人员到省内外先进报家学习考察,一切旨在提高采编业务水平,提高报纸质量,扩大报社影响力。

2018年至今,昭通日报社认真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教育实践工作,积极为采编人员提供学习、考察、培训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切实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站位、理论素养和新闻业务水平,真正把昭通日报社采编人员锻造成为一支敢打胜仗、善打胜仗、能打胜仗的乌蒙新闻铁军。

2021年,昭通日报社全面实施了全媒体策划、采编、审校业务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采编行为,优化管理制度,用制度和纪律来管理职工,用心、用情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经过38年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目前,昭通日报社干部职工有86人,其中有省级“文化名家”1人,省委联系专家1人,市级“鲲鹏计划”1人,正高5人,副高13人,中职若干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53人,本科以上学历采编人员占比85%。

在改革中发展,《昭通日报》发行数量逐年稳步提升,达到4.83万份,稿件被人民日报App、新华网、《半月谈》、中国网、云南网、澎湃新闻网等平台转载千余篇(条),学习强国App转载205条。昭通新闻网、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昭通日报抖音号3个平台联动,开展公益助农直播,2021年为永善务基开展的直播带货活动,带动460万斤脐橙销售。联合昭通慈善会,用“互联网+慈善+众筹”的网络在线模式,全力打在线公益慈善平台。昭通日报社各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逐步上升。

新技术、新媒体推陈出新

2001年,昭通日报社与新华社取得联系,安装起新华社卫星信息接收装置,每天接收新华社供给的文字、图片稿件。同年,经与电信部门商谈,求得网络线路及技术支持。7月,《昭通日报》网络版开通。全世界的读者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昭通日报》的“第二张面孔”看到昭通的新闻。新闻在昭通更“新”了。

2006年至2007年,《昭通日报》网络版改为昭通新闻网站,省内外许多大中型新闻网站转载本网信息,读者和作者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昭通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向报社快速投递稿件。

2008年初,昭通日报社推出昭通新闻网的新网页,清秀大气,特点突出。昭通新闻网已成为云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网站之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稳中求进

2011年,昭通日报社主动与中央和省级媒体联系,寻求外宣支持,部分稿件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新闻媒体采用。昭通新闻网改版升级工作结束,完成软件平台搭建、硬件设备采购和演播厅建设,改版后的昭通新闻网成为集图片、文字新闻、数字报、视频访谈、视频播客、社区博客等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

2012年,经省文化厅批准,国家文化部批复,同意昭通日报社网络文化产品的经营,涉及网络文艺演出、电影和专题片制作、大型文化赛事筹办等。那时,整个云南省只有 9家单位获此许可,在云南报业中,只有云南日报社和昭通日报社。昭通新闻网利用自身优势,在云南首家开展“昭通十大民营经济领军人物”和“名家、名医、名师”评选活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昭通日报社从2015年开始实施媒体融合大发展战略,2016年形成以昭通新闻网为龙头,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为两翼的全媒体矩阵。2015年,昭通新闻网、掌上昭通App分别获得昭通市年度优秀新闻网站、客户端荣誉称号;2016年、2017年,新媒体加速发展,成立融媒体中心,组建起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2018年,昭通日报社提出“移动优先”发展战略,《重磅,渝昆高铁昭通东站选址确定了!》《惊艳丨昭通新推一桌50道洋芋饕餮盛宴,喜迎中国马铃薯大会召开!》等文稿均突破10万+点击率;昭通日报抖音号产生多条播放量超千万级的短视频产品;全媒体平台连续3年打造的“昭通两会”新媒体产品系列报道引领昭通新时尚。

2019年,昭通新闻网日均访问量达到5万人次以上,最高峰值达到了30万人次,独立IP日均访问量达到5000人次以上,最高峰值达到5万人次。昭通新闻网全年发布新闻稿件14000余条,新闻图片40000余幅,视频新闻100余条。

2021年,昭通日报社承办了“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刊发稿件205条。目前,昭通日报社融媒体平台主要有昭通新闻网、北纬29度客户端、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昭通日报抖音号、昭通日报视频号5个发布平台。面对媒体格局的迅猛转变,昭通日报社主动作为、接续奋进,营造正面、积极的宣传氛围,全力抢占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高地。5个融媒体平台各显神通、取长补短,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截至2021年末,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达11.38万;北纬29度客户端全年共刊发稿件12475条、视频4834个;昭通日报抖音号全年刊发视频2675条,获赞1883.2万,粉丝55.2万,点击量达到100万+视频23条。

2021年,围绕“十四五”开新局,昭通日报社各平台集中采写和编发了回眸“十三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庆祝建党 100周年,“沿着高速看昭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昭通现场办公会精神系列报道和评论,策划了一系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面向社会发起“喜迎华诞 唱响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征文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有奖征文活动,集中反映我市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为了集中反映东莞、中山对口帮扶昭通所取得的成效,把多年来报社进行的相关宣传报道集中编印成《山海情深》一书。围绕昭通市委中心工作开展了全方位的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

自主研发新闻传播媒介

近年来,昭通日报社自主研发了众多的新媒体产品。北纬29度是2019年昭通日报社重点打造的平台,于2019年4月初完成主体研发,投入运营。

近年来,昭通日报社实施全媒体记者工程和“移动优先”战略,拥有了自主技术研发团队,探索开发了多款促进媒体融合提升效率的互联网产品。一是自主开发采编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融入了AI自动审核、AI差错识别,同时,集成了图视库等诸多功能,实现一处投稿、多处选用,更好地提高了采编服务效率。二是打造好北纬29度客户端,全力做好本地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新闻及生活资讯服务平台。三是建设了图视库,分类收集了时政、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片上万张,为报纸提供优质图片素材。四是搭建了初心社区内部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物资管理、在线签字、车辆管理、任务指派等办公服务。此外,为粘连住更多读者、用户,尝试开发了更多互动的产品,包括小游戏、抽奖活动等,让读者更具参与感。积极应对传播环境变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捷报频传 弦歌不辍

昭通日报社每年都会组织内部好作品评奖,积极推荐好作品参加全省、全国的新闻评奖。38年辛勤耕耘,38年春华秋实。

《热血谱写的正义之歌——记见义勇为斗歹徒的解放军战士徐洪刚》《寻找昭通即将消失的村庄》《揭开昭通古猿头骨化石的神秘面纱》等多篇稿件获得云南省新闻奖一等奖,此外,在每年的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云南省报业协会新闻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创新奖、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奖、云南新闻论文奖等评选中,昭通日报社都有作品获奖,成绩较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昭通日报社将持续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良好结合,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新的征途中乘胜前进,创造新的业绩。

昭通日报记者:范波

校对:马鹏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永刚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永刚
标签 >> 要闻 昭通 媒体融合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