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群山丨黄昏与黎明 (三十二首)

 2022-06-30 12:03  来源:昭通新闻网

黄昏与黎明

00:00


话语即行为。

——维特根斯坦


我想把词语的钉子

打进黄昏

不让诸物

如此这般烟消云散


捏住黎明之首和黄昏之尾

抓住命运之蛇

光滑 惊险之隐秘身体


黄昏之水淹没了黎明之光

黎明锐利 闪烁的草芽

撑破了黄昏冷凝的冻土

在五月之风中低声歌唱


万物总在黎明中醒来

在词语之光中展开

在歌唱中怒放

但又在愁苦黄昏

无助之风雨中

零落成泥

驱走黄昏 迎接黎明


我思故我在

我在故我思

我们在黎明思

我们于黎明在

我们于黄昏在

我们在黄昏思

一样的使命

一样的宿命


李商隐说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黄昏的忧伤是诗人们千古之忧伤


艾青说

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

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

黎明的期待是诗人们本质的期待


黎明

我看见了强劲的晨曦

看见万物遒劲的轮廓

黄昏

我匆匆走过山冈

强力甩掉梦魇般

穷追不舍

蛊惑心魄的魅影


燕子们在黄昏里睡去

在黎明中醒来

向着春雨不住地呢喃

世界就如此轻而易举地诞生了


你是谁

我是黎明之子

我总在黎明空白的纸张

写下激动人心的诗行

就像那个在同样的黎明

同样写下诗句的古老诗人

他在东方茂密的田间地头

或许在澎湃的爱琴海岸边


十一

你又是谁

我是黄昏多愁善感之幽灵

我总是在黄昏凝重的风中

写下恓惶的言辞

我总在忧患

但又总在预感

虽然黄昏之后必定是黎明

但在黑暗深重之夜半

许多梦已经破碎

已经黯然神伤


十二

古典是黎明与朝阳

现代是黄昏与夜半

他们是乐观的 有福了

我们是悲观的 心碎了


十三

我们已经无法回到法相庄严的古典之家

正如荷马们认不得这纷乱彷徨的现代之路

一代有一代之文道大任

一代有一代之诗歌风雨


十四

盖诗人者

头顶时代雷霆万钧之风云

直面各自惨淡之人生道途

铁肩担当大业盛事

妙手著成千秋诗章

别无他尔


十五

黄昏沉默不语

为什么给我无尽忧伤

黎明寂静无声

为什么给我无穷力量


十六

卡夫卡在无门的城堡里

卡夫卡在无门的城堡里思

在与思是如此惊人的一致

惊人的艰辛

惊人的凶险


十七

他们在存在的孤独迷宫

寻觅探路

他们在语言的悬崖绝壁

冒险求生


十八

毫无疑问

卡夫卡们就是黄昏与夜半

就是那幽深无底的深渊

就是现代诗人们刻骨铭心的悲凉画像

古老而单纯的黎明是很难搭救他们的


十九

除了在紊乱的梦中

他们从未目击过真正的黎明

他们的白昼何其短促

他们的苦夜何其漫长深重

在他们孤苦阴郁的眼中

太阳从未喷薄升起

朗照未来

他们不信也不幸


二十

不幸是从不幸的克尔凯郭尔开始

到忧郁成病的波德莱尔铸就的

尚有在神圣的黑夜 先知般

走遍大地的荷尔德林

尚有马拉美、兰波、里尔克、特拉克尔、策兰

曼德尔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叶赛宁

尚有那近在窗前,冰艳如梅,狂野如火的

普拉斯妹妹

尚有王国维、鲁迅、艾青、穆旦、食指、顾城

昌耀、骆一禾、戈麦、张枣

尚有那远在天边 孤独如雪 激烈如豹的

查海生兄弟

他们

一群命途多舛的苦难天才

闪电般此起彼落

照亮西方和东方

空荡而深邃的

现代夜空


二十一

而就在生命旅程的中途

但丁自昏暗的森林

开始了攀升三界

惊心动魄的漫漫征程

在经历了夜半的煎熬 正午的炙烤

黎明的启示 朝阳的普照

他奇迹般地看见了

过去 现在和未来

乃至大全和唯一

他是黄昏、夜半、正午、黎明和

辉煌的清晨

流水般自然的谐和统一

是时间雍容自足的王者

他既是静穆的古典 又是激荡的现代

更是无可犹疑 已然觉知的未来

他是壮丽的语言、文本和风格

乃至浩瀚无尽的时空

坚如磐石的立法者、建筑者

是不可模仿的

不信 去看看乔托同样卓越的杰作

《但丁在天堂》

你就无可置疑地信了


二十二

而在这喧嚣世界

遥远又隐秘的角落

从黎明到黄昏

从黄昏到黎明

可爱的老博尔赫斯拄着拐杖

用失明已久的眼睛在冥想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诗歌就是那柏拉图

不可企及的玫瑰

永久呼吸着的

唯一玫瑰


二十三

虽然都是荷马忠实的子孙

但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个飘零在外头

命途是截然不同的

但荷马苍苍老矣 无能为力


二十四

暮色苍茫

荒原空无一物

艾略特孤注一掷,浑身解数

驾驶着庞杂斑驳的知识之舟

度越那惊涛狂澜的荒原之海


二十五

灾难般浓重的黄昏霎时天降

弥漫开来

笼罩了俄罗斯苦难的大地

倔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独自走进西伯利亚恐怖之荒野

赤手空拳

一个人

对抗着肆意暴虐的风雪之夜

在词汇污浊不堪的碎片中

焦灼地期候

黎明之光的尽快到来


二十六

女神啊女神

此刻是黄昏 还是黎明

抑或是炽热的正午 贫困的夜半

我已经茫然无知了

既然不知也不觉 就沉默吧

沉默于时代暧昧的

黎明之光 黄昏之风

沉默于万物静默之谜


二十七

但在那东山顶上

暮色刚刚降临

晨曦业已初现

青春激昂的尼采

踌躇满志 雄视古今

一锤捣碎

偶像们苍老的黄昏

独立于人之峰巅

狂饮天地丰沛之朝露

顶礼膜拜灿烂之朝霞

大声疾呼

父亲啊父亲

你如今安在 如今安在


二十八

太过于文人的

我已经厌倦了文人们

酸腐滥情的文艺腔调

他们狂打妄语

误导青春

挥霍才华

虚度昂贵之年岁

毁掉了多少珍贵的天赐良机

毁掉了多少黎明与朝阳


二十九

琐碎的 太琐碎的

古典壮硕之山脉随同黎明一起远逝

眼前尽是沙砾与乱石堆垒之旷野

犹如荒芜空洞之陵阙废墟

在西风残照之中坍塌呜咽

难道这就是现代 就是存在


三十

日常的 太日常的

大河一样滔滔之叙事随同英雄一起没落

脑浆里尽是饮食男女鸡零狗碎之无聊呓语

犹如熙来攘往之市廛街衢

在欲望无底黑洞钻营挣扎

难道这就是现代 就是存在


三十一

诗人哟诗人

你要从肤浅的欲望挣脱出来 沉思再沉思

诗歌哟诗歌

你要从沉重的大地振翼起飞 超越再超越

要看见黎明躁动之曙光 要知道朝阳远大之抱负


三十二

岩石钢铁般坚毅的斯巴达克斯

雷厉风行的斯巴达克斯

你何时披坚执锐 王者归来

我们需要你就地行动的勇气与力量

驱走这无病呻吟的黄昏之猫

欢呼,迎接那百兽觉醒

万马奔腾的黎明与朝阳


黎明 黎明

朝阳 朝阳




作者简介

曹有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文化联合会《青海湖》文学月刊副主编。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级研修班学员,中国文化联合会第十六期高级研修班学员。著有诗集《时间之花》《边缘的琴》《高地大风》等。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茅盾文学新人奖、《民族文学》年度奖、《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万松浦文学奖、郭小川诗歌奖、青海省文学艺术奖(省政府奖)等奖项。曾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出访土耳其、罗马尼亚等国,参加第四届韩中日东亚文学论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黄昏与黎明》的精神向度

□ 朱永明


在中国古代,诗被赋予可以“安邦定国”“兴、观、群、怨”“美人伦”“美教化”“言志抒情”的无上功用。好的诗歌,除了具备这些功用之外,还应具有《诗经·蒹葭》那样催人奋进、引人向上的豪健力量。曹有云的诗,尤其是他的长诗,的确具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向度。

曹有云是从日常生活写作中脱颖而出的“70后”诗人,他以青藏高原文化为依托,兼具中国古典诗歌宝贵的精神传统,在现代诗歌写作中融入了古代诗歌的“风骨”与西方的“思辨”,进一步拓宽了当代诗歌的境界。到目前为止,曹有云创作出版了《时间之花》(21世纪文学之星从书)《边缘的琴》《高地大风》等诗集,在《诗刊》《十月》《星星》《诗选刊》《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多首。他的诗始终以“时光流转”为线索,思考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书写和传达出了“70后”的生存焦虑。他站在“青海”这片高原之上,窥视四季交替中高原景象的蝶变,择取诸多的自然“兴象”,时刻描摹着“70后”人的精神风貌。

曹有云说:“我出生在青海湖一个汉、藏、回等多民族杂居、农牧交融并存的村庄,距被尊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不到两公里。就是在这条伟大河流的岸边,在这博大神奇的‘摇篮’里,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书声琅琅的少年时光。也许就是在那时,黄河雄浑沉郁的涛声和不舍昼夜的流动,感发了我关于诗歌、声音、节奏、韵律、色彩、形式、质地的鲜活感觉和若水般真纯美善的无上境界,让我在很早时就体验到了诗歌作为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古老源头。”正是受到高原与黄河文明的熏陶,他的诗保持了古代诗歌的“风骨”,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思辨”,提纯出了当代诗应有的精神向度,比如长诗《秋天午后的抒情》《大青盐颂》《诗歌的电闪》《黄昏与黎明》等。

《黄昏与黎明》是曹有云最耐人寻味的长诗。在生命的时光中,“黄昏”和“黎明”是人“精神世界”与“行为世界”的两种过程,“黄昏”是人进入精神世界的开始,是黑夜的预告。进入黑夜,人将从白昼中退场,将在一片狭窄的“黑”的空间中去体悟那个虚幻的“梦界”,于是诗人这样表达:“黄昏/我匆匆走过山冈/强力甩掉梦魇般/穷追不舍/蛊惑心魂的魅影(《黄昏与黎明》)。”梦会带来忧伤,也会留下美好,但一切都是虚幻,梦与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梦有时是苦难生活的昭示,是过去生活的隐痛,有时又表征着人对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黎明”是白昼的开始,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面对,是没有选择的“行为世界”,这也是一切生活的初端。黎明到来,人便进入日常生活,诗人在黎明中发现了燕子的呢喃、万物的遒劲,发现了诗,发现了写诗的人,发现了岩石钢铁般坚毅无比的力量,看见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诗人认为这是战胜苦难生活的希望。

从时间本身而言,“黄昏”和“黎明”是生命中的末与始,黄昏给予人的是紧张的归属感,是奔波一天歇息的预告,更是生命接近暮年的昭示;黎明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是生命中最美时光的扑来。所以,在长诗《黄昏与黎明》中,诗人本着黎明是“使命”,黄昏是“宿命”的这一哲理,书写出了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在“白昼”和“黑夜”这样一组对应的天象中,肯定了生命的伟大,坚定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使命信念,告知人如何珍惜被日常生活所遮蔽、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这对成长在新时代里的青年人而言,是一种可贵的鼓舞和鞭策。

作者:曹有云

播音:彭晓雨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群山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