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昏与黎明》的精神向度

 2022-06-28 09:4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中国古代,诗被赋予可以“安邦定国”“兴、观、群、怨”“美人伦”“美教化”“言志抒情”的无上功用。好的诗歌,除了具备这些功用之外,还应具有《诗经·蒹葭》那样催人奋进、引人向上的豪健力量。曹有云的诗,尤其是他的长诗,的确具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向度。

曹有云是从日常生活写作中脱颖而出的“70后”诗人,他以青藏高原文化为依托,兼具中国古典诗歌宝贵的精神传统,在现代诗歌写作中融入了古代诗歌的“风骨”与西方的“思辨”,进一步拓宽了当代诗歌的境界。到目前为止,曹有云创作出版了《时间之花》(21世纪文学之星从书)《边缘的琴》《高地大风》等诗集,在《诗刊》《十月》《星星》《诗选刊》《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多首。他的诗始终以“时光流转”为线索,思考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书写和传达出了“70后”的生存焦虑。他站在“青海”这片高原之上,窥视四季交替中高原景象的蝶变,择取诸多的自然“兴象”,时刻描摹着“70后”人的精神风貌。

曹有云说:“我出生在青海湖一个汉、藏、回等多民族杂居、农牧交融并存的村庄,距被尊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不到两公里。就是在这条伟大河流的岸边,在这博大神奇的‘摇篮’里,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书声琅琅的少年时光。也许就是在那时,黄河雄浑沉郁的涛声和不舍昼夜的流动,感发了我关于诗歌、声音、节奏、韵律、色彩、形式、质地的鲜活感觉和若水般真纯美善的无上境界,让我在很早时就体验到了诗歌作为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古老源头。”正是受到高原与黄河文明的熏陶,他的诗保持了古代诗歌的“风骨”,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思辨”,提纯出了当代诗应有的精神向度,比如长诗《秋天午后的抒情》《大青盐颂》《诗歌的电闪》《黄昏与黎明》等。

《黄昏与黎明》是曹有云最耐人寻味的长诗。在生命的时光中,“黄昏”和“黎明”是人“精神世界”与“行为世界”的两种过程,“黄昏”是人进入精神世界的开始,是黑夜的预告。进入黑夜,人将从白昼中退场,将在一片狭窄的“黑”的空间中去体悟那个虚幻的“梦界”,于是诗人这样表达:“黄昏/我匆匆走过山冈/强力甩掉梦魇般/穷追不舍/蛊惑心魂的魅影(《黄昏与黎明》)。”梦会带来忧伤,也会留下美好,但一切都是虚幻,梦与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梦有时是苦难生活的昭示,是过去生活的隐痛,有时又表征着人对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黎明”是白昼的开始,是真实的现实世界的面对,是没有选择的“行为世界”,这也是一切生活的初端。黎明到来,人便进入日常生活,诗人在黎明中发现了燕子的呢喃、万物的遒劲,发现了诗,发现了写诗的人,发现了岩石钢铁般坚毅无比的力量,看见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诗人认为这是战胜苦难生活的希望。

从时间本身而言,“黄昏”和“黎明”是生命中的末与始,黄昏给予人的是紧张的归属感,是奔波一天歇息的预告,更是生命接近暮年的昭示;黎明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是生命中最美时光的扑来。所以,在长诗《黄昏与黎明》中,诗人本着黎明是“使命”,黄昏是“宿命”的这一哲理,书写出了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在“白昼”和“黑夜”这样一组对应的天象中,肯定了生命的伟大,坚定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使命信念,告知人如何珍惜被日常生活所遮蔽、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光”,这对成长在新时代里的青年人而言,是一种可贵的鼓舞和鞭策。

作者:朱永明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文化 群山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