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线的梁云海一家人

 2016-08-06 10:29  来源:

◆通讯员 杨秀国 何桂花 戴弢

今年5月3日,大关县天星镇鱼孔村来了一位53岁的党员,他是天星镇鱼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梁云海,他是大关县国税局的主任科员,国税局原派的第一书记因身体原因不能驻村,他就接了驻村扶贫工作的重任。他虽然驻村时间不长,但一来到村上,就急忙的了解村情,迅速投入脱贫攻坚工作,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为鱼孔村脱贫出主意、想办法。

梁云海今年53岁,1982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税局原派第一书记因身体原因不能驻村后,国税局分管扶贫工作的纪检组长周永华找梁云海谈话,告知局党组织准备派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情况后,梁云海没有推托,而是满口答应地说,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认真踏实地驻村扶贫,让自己成为鱼孔村的一名党员、一名群众,全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国税局纪检组长周永华介绍:“梁云海驻村以来,与村干部相处比较融合,与群众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很快就进入了工作角色。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选好干部、派好干部比较重要。”

梁云海的女儿梁芳华在大关县扶贫办从事扶贫工作,儿子梁华栋是镇雄县罗坎镇大庙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他的一家人中,就有3人投身于扶贫事业。当笔者采访梁云海时,他说:“这一生有机会来参加驻村扶贫工作是我的荣幸,既然来了就要对领导的信任负责,要对老百姓的期望负责,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国税局是挂钩帮扶鱼孔村的牵头部门,挂钩部门还有邮政局、移动公司,一共有驻村队员4人。梁云海讲道:“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可不简单,必须是党员,这表明了县委对下派第一书记的期望和重视。驻村,不仅要‘身’住下来,而且要‘心’住下来,把自己当成村里人,与村干部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民心、民意,才能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

“我有决心和信心,力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尽量为鱼孔的老百姓造福,能够争取项目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我对鱼孔村脱贫奔小康满怀信心,充满了希望”。梁云海告诉笔者。

驻村后,梁云海经常思考如何才能让全村662户贫困户2407名贫困人口在2019年脱贫摘帽出列,并常与村“三委”干部一起研究讨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同时,参与了村“三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村“三委”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三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三委”的最大作用。

大关县天星镇鱼孔村主任李松介绍:“ 梁书记来了我们村以后,各方面的工作都有进展,村‘三委’班子更加团结和谐。他只要有时间就沉到贫困户去,一家一户的走访,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杠上打算修公路,他是亲自到现场召开群众会,和大家一起商量,路怎么修的问题”。

干部沉下去,民意浮上来。5月3日驻村以来,梁云海带领鱼孔村“三委”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先后4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回头看”,通过“五查、五看、三评、四定”,完成了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全村剔除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339人,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00多人。梁云海与村“三委”干部一道组织召开范家堡村民小组群众会议,商议修建范家堡至广东坝村民小组1.5公里的公路问题,目前即将修建。

梁云海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何文强种植的砂仁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便积极向农业部门争取资金投入,扶持砂仁的发展,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培育壮大砂仁产业,为贫困群众寻找致富门路。

砂仁种植大户何文强介绍:“目前,梁云海同志正帮忙给我们申请成立专业合作社的事情,帮助我们发展壮大砂仁产业,他还帮我们争取了价值6万多元的8个大棚,用来培育砂仁苗”。

6月21日,梁云海了解到塔塔路村民小组79岁老人胡顺秀家遭受强降雨的影响,厨房的房顶瓦片被大风吹翻,雨漏进屋里,老人子女外出务工,独自在家无力维修的情况后,他立即组织村“三委”干部,帮老人检修屋顶的瓦片,并自己掏出100元钱,买了5块石棉瓦帮老人维修屋顶,解决了房顶漏雨的问题。

6月28日,梁云海组织县国税局和鱼孔村党员74人开展 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聆听了党课,让党员铭记党的历史,全力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