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叹

 2022-04-14 11: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小区花园里的墙角,有一棵小小的梨树吸引了我的视线,1米左右高,仅成年男子的手指那么粗。虽然梨树很小,但枝条上也开了三五朵白色的花,昭示着迎春的喜悦。娇嫩的花朵在这初春里格外惹人怜惜,突然就想到了那些写梨花的诗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的《东栏梨花》里讲述着他惆怅的心绪,自喻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透彻与清明。陆游的《梨花》:“粉但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觉得梨花的香和美自成一家,不和桃花争红斗艳,桃花有青春之美,梨花有雪色年华。雪白的梨花宛若穿着白衣的姑娘,喝了小酒,在春风里翩翩而行。写梨花的文豪众多,除了苏轼、陆游,还有唐寅、黄庭坚、白居易、王维、司马光、欧阳修等,他们或抒发仕途不得志的郁闷,或表达友人离别的愁绪,或描述深闺女人的哀怨,或感叹美人如玉的清丽脱俗……不得不说,梨花清雅秀逸的特质,让许多人钟情。

我初识梨花是在爷爷的墓前,那里有几十棵大梨树,每到清明节扫墓时,都能看到洁白的梨花将爷爷的墓装点得肃穆而悲凉。我和弟弟一张儿时的合影就是在这片花海里拍的,风将我们的头发吹得遮住了半边脸庞,梨花随风飘然而下,宛若仙境。这是父亲拍得最满意的一张照片,直到现在,每当提起,父亲都能将30多年前的拍照情景一一讲述。我和弟弟虽然未曾与爷爷见过面,但我们依然想念他,在父亲讲述的故事里,我们脑海中早已镌刻起爷爷的形象。爷爷是生产队队长,起早贪黑带领社员们劳动,干活最积极,深得村里人的信任。爷爷38岁那年,一天,在10多米深的荒塘里检查生产情况时,荒土垮塌,爷爷因救身边的人,被掩埋身亡。在我们一家人心里,爷爷就是英雄,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让我们敬仰。每年清明节,爷爷的3个儿女,还有我们这些孙辈都要去那座开满梨花的山坡上看望他,或培添新土或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和爷爷说些话,随后逐一上前跪拜。爷爷走时,父亲还未满8岁,我们也未曾享过爷爷的疼爱,家里也未曾有一张爷爷的照片,但我们都将那些慈祥老人的形象幻化成爷爷,想象他在另一世界,留着白白的胡须,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些皱纹,眼神温润透着祥和淡定。如果爷爷还在世,也一定会慈爱地摸摸我们的头,会给我们买零食、买玩具,会给我们讲故事、讲人生哲理……会像奶奶一样将满腔的爱给我们,时刻惦记着我们的冷暖,陪着我们长大,呵护着儿女长大。如果爷爷还在世多好,就能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爷爷走得太早,成了家人共同的憾事。

除了观赏梨花之美,还有食客对梨花也青睐有加,国人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花花草草都能成为美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餐桌上有了道梨花做成的菜。奶奶非常喜欢这道菜,每到春天,都要去菜市场买一些回来,洗漂去涩后,分我们一些。或许在洗漂的时候,奶奶就在想念梨树花海中的爷爷;或许每做一次梨花菜,奶奶都在想象爷爷尝到这道菜时的样子。爷爷走时,奶奶才29岁,独自一人带着3个儿女,早出晚归地“挣工分”,终日在田地里劳作,终于将父亲兄妹抚养长大。那些年月,孤儿寡母的艰难,不知奶奶流过多少泪。奶奶担着抚养儿女的责任、靠着对爷爷的回忆,孑然一身熬过了漫漫60载岁月,如今已90高龄的她一直钟情于梨花。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

作者:周 燕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文化 昭阳区 梨花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