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新一轮“六大战略” 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2-02-09 09:5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昭通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郭大进代表中国共产党昭通市第四届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昭通现场办公会精神 奋力开创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以下简称《报告》)的报告。《报告》从八个方面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以及昭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报告》提出了第五届市委面临的主要形势和历史使命,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路径和主要任务,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新一轮“六大战略”。

这“六大战略”是第五届市委面对发展形势、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深刻变化,面对承前启后、接续奋斗、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对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实施的脱贫攻坚、产业培育、交通先行、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教育兴昭“六大战略”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断丰富完善。充分体现了第五届市委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接续奋斗意识、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意识,充分彰显了第五届市委的高度战略思维能力、科学谋划能力和驾驭局势能力,昭通正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一、新一轮“六大战略”的背景

从国家层面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从省级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了“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并指出了云南的“四个特点”,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要求,作出系列重要部署,为昭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就美好蓝图、提供战略指引。

从昭通自身看,昭通已经实现从摆脱千年绝对贫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正由集中优势兵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转变;由主要依靠上级资源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向发挥自身优势抓改革谋发展促跨越转变;由聚焦城乡面貌改造升级,向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转变 “三个转变”的历史新方位。

从发展机遇看,国家在脱贫地区设立五年过渡期,对乡村振兴重点县实施扶持,正在加快西部大开发,开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这些重大政策机遇,为昭通内挖潜力补短板强弱项、对外开放增活力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搭建了有利平台。同时,昭通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综合交通等优势和潜力加快积蓄、不断释放。

从面临挑战看,昭通还面临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与促进群众致富并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接续乡村振兴并重的“两个并重”首要任务;生态地位特殊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保护不够与发展不足并存的“两个并存”突出问题;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并列、质量不高与结构不优并列的“两个并列”最大瓶颈。

形势逼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应对困难挑战,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必须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奋发有为,坚定不移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定位、切合市情实际、体现昭通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子。

二、新一轮“六大战略”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诸多矛盾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诸多原因,在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很多,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殊性,必须把解决这些矛盾困难作为思考谋划昭通工作的着眼点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新一轮“六大战略”着眼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全局。昭通市第五次党代会审时度势,着眼全局、立足实际,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认识和处理事务,经过深入思考和谋划提出的新一轮“六大战略”,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新一轮“六大战略”立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全局,全面分析全国、全省、昭通发展形势,准确定位,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提出的战略定位,又准确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是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落实;是对昭通发展经验的总结、对昭通发展短板的突破、对昭通发展机遇的把握;是对昭通正处在奋起直追、缩小差距的关键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机遇期,厚积薄发、赶超跨越的黄金期,“三期叠加”的强劲态势的深刻认识。

二是新一轮“六大战略”实施紧紧围绕解决昭通发展短板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就昭通而言,当前面临的矛盾困难集中表现为六大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乡村振兴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层次较低,链条不长、效益不高;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还不健全,总体水平有待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融合发展差距较大;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保护修复任务繁重;人才支撑与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民生事业发展亟需加快。为此,有必要把实施新一轮“六大战略”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路径和主要任务。

三是新一轮“六大战略”之间环环相扣,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为战略服务的。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就昭通市实施的新一轮“六大战略”而言,乡村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接续之举,产业兴市是区域崛起的动力之源,交通强市是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城乡融合是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生态优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基,人才支撑是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之需。必须抢抓机遇、善抓机遇,努力在实施新一轮“六大战略”上取得新突破。

三、全面深入实施新一轮“六大战略”

贯彻落实好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入实施好新一轮“六大战略”。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全市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作为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昭通是在最后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完成消除千年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乡村振兴,既是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必须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筛查常态化监测预警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精准施策做好后续扶持;深化拓展技能培训、转移输出、稳定就业、劳务协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突出优势特色,集中资源力量,健全产业链条,巩固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盘活村级集体“三资”,将好资源用优、闲资源用活、散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筑牢发展根基;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一批不同类型、能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和水平。同时,要健全领导机制、工作体系、考评机制,使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全市一盘棋、上下一条线、一体化推进。

二是实施产业兴市战略。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昭通的主导产业逐步壮大,传统产业持续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初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但总体上产业发展层次仍然不高、结构仍然不优、链条仍然不长。要树牢大抓发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理念,要立足优势、挖掘潜力、取长补短,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攻方向,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超前布局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精细化分工,加大上下游及线上线下整合力度,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改变有传统产业缺新兴产业、有低端产业缺高端产业、有资源型产业缺高附加值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缺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的状况,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实施交通强市战略。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谋划、应时应势而为,昭通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在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成为了昭通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随着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昭通要真正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交通体系建设必须从“基本适应”向“满足需要”转变。要围绕“县县双高速、县县通高铁、公铁水航管融合发展”的目标,坚持网络化、立体化、智能化和高质量导向,以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领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来推动交通体系、物流体系与区域、城市、产业融合,变区位优势为枢纽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实施城乡融合战略。近年来,昭通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导向,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力促进了产业、人口、物流向优势区域集中,极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快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围绕努力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强化空间布局和规划引领,优化城市布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扎实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双百”大城市。以项目带动为引擎、推进产城互融共进,以城市更新为带动、推进城市功能配套,建设韧性城市,补齐城市建设短板,以重点突破为示范、推进城乡提质发展,提升县城和中心集镇品位,推进以城带乡和城乡一体。

五是实施生态优先战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昭通地处长江上游、赤水河源头,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坚决扛牢保护治理的重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关键任务,深入推进河流生态保护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推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六是实施人才支撑战略。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重要决策、重大问题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去贯彻落实、去解决处理,重要目标任务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去奋斗、去拼搏、去实现。但昭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等与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不相适应,与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不相适应,与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相适应,依然是昭通的一大短板。要在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产业一线了解人才需求、查找矛盾短板、寻求引育办法,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引进行动,健全柔性引才机制,促进人才链、价值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要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提升人才集聚力、平台吸附力、创新驱动力、生态影响力。让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全面提升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

作者:中共昭通市委政研室 柯 恺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宗健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