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呵护一座城

 2022-01-01 14:01  来源:昭通新闻网

“老人家,你放心!我们不会要你的东西。”

“老人家慢点!”

“老人家,你找得到家吗?如果找不到,我们送你回去。”

……

近日,在昭通城街头,出现了极其温馨的一幕。

一位老人挑着担子在红绿灯路口欲闯红灯通行,昭阳区交警一大队两名警员上前接过老人的担子,扛在肩上。待人行道变绿灯时,他们搀扶着老人沿斑马线走到街道对面。他们担心老人找不到家,主动提出送她回家的请求。

在昭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昭通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交通警察主动服务人民的感人画面。

文明是城市面貌与品位的对外形象“招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一群深爱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的人来代言。自昭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便成立了昭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城市管理、交通警察、园林绿化、环卫及志愿者等单位和群体参与创建工作。他们纷纷走上街头,主动参与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劝导行人文明出行……一群人用行动、真情助力昭通城大步迈上文明创建的新征途。

采访过程中,记者被一个个创建期间发生的故事感动着。

在昭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宣传组组长罗雪梅告诉记者,办公室分为宣传组、实地组、文秘组等5个工作组,人员都是从市直各单位或县(市、区)抽调来的,担负着工作方案的制定、报告的起草、实地检查督促和宣传报道等工作。加班是常态、轻伤不下火线成了他们的一贯工作作风,有伤心、紧急事儿只能独自压在心里默默承受。

陈泽丽,一个文静的女孩,是从绥江县政府办公室抽调过来的。看到记者到来,她吃力地站了起来。2021年12月11日中午,她从宿舍到办公室上班的过程中不慎滑倒,左脚扭伤,当时还不在意,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感越来越强,且有肿胀的现象。在大家的劝说下,她才赶到医院去检查,诊断为“左跟骨前突性撕脱性骨折”。俗话说“伤筯动骨一百天”,本该在家养伤的她感觉勉强能够行走,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她说:“这伤来得真不是时候,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扭伤了脚,我这点疼算不了什么,其他的同志比我更辛苦。”

从大关县政府办公室抽调来的徐汇欣,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实地组每天忙完外业工作后,回到办公室她都要将一天的外业工作情况进行归类汇总,形成工作汇报材料。在考核评估期间,她的奶奶因病去世。因跟奶奶感情很好,听到噩耗的她,当时就泪流满面。但她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把对奶奶的思念深深地压在心底。感觉到她状态异常的领导和同事,再三询问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大家都劝她请假回去,但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直到考核评估工作结束,她才匆匆收拾东西赶回家……

罗雪梅说:“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办公室的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正是因为有大家的不懈努力、无私奉献,把责任与忠诚落实到行动上、写在工作中,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2021年11月28日,大雪初霁。由于一夜的低温,昭通城街道两旁树上堆积的雪还未融化。凌晨5时左右,住在建设南街的马关伟便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吃完早点后,他就带上扫帚、塑料撮箕赶往昭阳大道行政办公中心门前路段,开始他坚持了1年多重复而平凡的工作。他到达工作区域,天还没有亮,便沿街开始清扫行人丢弃的垃圾和树上掉落下来的树叶。如果遇到烟头掉进路面夹缝里,他便蹲下去用手捡起。如果手捡不起来,他就用细棍挑出来再捡起扔到垃圾箱里。清扫完路面的垃圾后,他将垃圾箱上的积雪用手抹去,再用毛巾擦拭垃圾箱上的灰尘……他告诉记者,他每天基本从上午6时工作到晚上9时,只有中午有1.5个小时的时间回家吃饭,其余时间都在负责的区域不断巡查与清扫,保持街面的清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关伟用最朴实的行动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据悉,昭通城共有800多名像马关伟这样的环卫工人。每天,他们都在自己的责任路段尽心值守,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美容师”。

这些,只是昭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感人画面的冰山一角,除昭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交通警察、媒体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行创建工作的职责外,志愿者、环卫工人和市直各机关单位及部门也认真履行网格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等、不停、不看,雷厉风行,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谱写在昭通大地的文明篇章中。

昭通城的巨大变化让市民真正享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社会福利:街道变整洁了,人行道更平坦了,小区变规范、干净了……这些成绩的取得,背后是一群人用行动呵护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

记者 毛利涛/文 通讯员 赵连杰/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文明城市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