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之外的归宿——重阳节访绥江县老体协

 2021-10-18 16:43  来源:昭通新闻网

经历了半世操劳和生活风霜之后,老年人可以更多支配的是时间。同时,从情感需求的层面,他们更需要找到一个路径重归社会。

基于这样的认识,绥江县老体协积极搭建平台,让有更多时间自由支配的老年人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回归社会实现有所为。

标志性事件是2021年9月18日成立了绥江县老年大学。绥江县老年大学由绥江县委老干部局、绥江县老体协联合举办,属于公益非盈利性的老年教育机构,办学方将其定位为老有所学的新课堂、老有所乐的新舞台、老有所为的新载体、老有所教的新阵地。

10月14日,农历九月初九,中国民间传统的重阳节。即便早在2012年,我国就正式将“重阳节”设为全国“老年节”,但大家还是习惯把这一天叫“重阳节”。

这一天,位于绥江县中城镇五福社区的绥江县老年大学成立还不到一个月,随着舞蹈班、书画班、太极拳班相继开学,老年人陆续走进课堂。到此时,绥江县老体协已经拥有会员1860余人。

65岁的唐维生是绥江县老体协1860余名会员中的一名。作为特殊行业部门的职工,唐维生早在2012年就从当时的绥江公路管理段退休,2013年,他加入了绥江县老体协会门球分会,他和记者谈起了与球场运动的关系。加入门球协会之前,唐维生对门球是陌生的,在老队员的带领下,他逐渐感受到门球的魅力。门球的平稳和柔性适合老年人,经常打门球,自己很少患伤风感冒。但门球对唐维生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今年7月,绥江县老体协门球队到贵州六盘水进行了一场比赛,获得第一名。“名次并不重要,我们通过外出参加比赛,和外界有了接触。”唐维生说。

绥江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秦治彬感触很深,老体协的服务工作,就是要为老年人找到一个好地方度过每一天,要为老年人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以门球分会为例,会员往往凌晨6点左右起床,吃了早点就赶到体育活动中心开始运动,有的甚至带上午饭,到下午4点左右才离开。”分析这一现象,秦治彬认为,“赖”着不走的原因,除了爱好,就是老年人找到了家的感觉,而他们的子女,知道父母在什么地方,会安心工作。

因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65岁的姚良英一天的生活轨迹很有规律:早上6时起床去菜市场买菜,8时至10时在体育活动中心集体活动,中午自己弄点饭吃,下午和子女聚在一起吃晚饭。2012年7月,从一所小学退休后,姚良英加入的文艺分会,作为绥江县老体协下属18个分会之一,文艺分会组建时间较长,姚良英现任文艺分会主席。姚良英说,她是职责和愿望就是让文艺分会老年人把身体锻炼好,不要生病,为子女减轻负担,也是对国家负责。

绥江县老体协支部书记、主席许国江表示,老体协以为政府分忧、替老年人说话、助子女尽孝为目标。所以,协会积极搭建平台,举办活动、培训教育,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老体协活动中来。2021年的几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2月1日,绥江县新华书店和绥江县老体协22名党员一起学习《党的六项纪律知与行》,通过学习,将爱国爱家、遵纪守法的意识传导到各自家庭,形成良好家风;3月12日,绥江县老体协班子成员前往宜宾市老年大学,为筹办绥江老年大学学习办学经验;4月25至26日,绥江县老体协党支部退休老党员和下属分会的非党老会员40多人,奔赴四川泸州古蔺县接受红色教育;5月14日至16日,举办滇、川两省九县(市、区)“乒乓球邀请赛”。

90岁高龄的钟尚棋曾经是绥江县老体协象棋分会主席,在他的书房书架上,陈列着他撰写的《诗词选读传承》《家书解读》《中国历史与爱国名人简说》《决策和运作》《散文集》《移民漫谈》等24本打印成册的各类书籍,除了写作,他部分时间用来看书看新闻,他不时在手机上看到绥江县老体协的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感触很深,“人生不是获得者,而是奉献者;人生之问应该是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些什么?哪怕垂暮之年,也要遵守党纪国法,用自己的经历教育下一代。”

(昭通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静涛/文 通讯员 马志明/图)



审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刘静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刘静涛
责任编辑:刘静涛
标签 >> 公益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