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彭国琼:还是那个司马光

 2021-04-19 10:0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彭国琼,昭通市作协会员,小学教师。有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课堂内外》《昭通作家》等。



还是那个司马光


彭国琼



小时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我认识了司马光。当时的我娇弱多病,好喜欢这个聪明,顾伙伴,有责任感,有力气的司马光,他竟然能搬起一块石头砸烂缸,救出一起玩耍的朋友。

初中的历史课本让我再次认识司马光,了解到他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是学习王安石变法这部分内容。当时实在想不通,变法是让老百姓受益,让社会更进步的事,为什么司马光要阻止?当时异常讨厌这个保守派的司马光。对他从喜欢变成憎恶,就因为他不支持王安石的变法。

今年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的偶像苏轼,读了很多关于苏轼的文章,从中了解到当时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本意是惠民,结果在很多地方政府执行起来,就变成了强行摊派。农民不需要贷款,也必须贷给你,目的是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利息也由规定的2分增加到3分,4分不等。地方官吏不管是借机中饱私囊,还是奉承当时的宰相王安石,他们强行推行青苗法,贷也得贷,不贷也得贷,让当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司马光发现了青苗法弊已大于利,极力阻止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情况,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是支持变法的,司马光的阻止惹得皇帝和宰相十分不高兴,因此司马光受到了排挤。因过于走极端路线,宋神宗死后,变法以失败告终。

此时,我才知道,司马光并不是我浅薄认知里的那个令人讨厌的保守派。当时以为司马光阻止变法是因为变法危害到他及他代表的保守派的利益。憎恶源于对历史真相的不了解,原来不是所有的保守派都应该被抨击,也不是所有的改革派都值得颂扬。为官者,当以老百姓的生存为出发点,不作秀,不强行摊派,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扰民,切实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这才是真的为民服务,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自然强盛。

我汗颜自己的浅薄,没有深入了解过一个人,只停留在一点皮毛的认知,就去讨厌一个人,实在可笑。

没有深入了解一个人,怎能听风就是雨?断章取义,三人成虎,我们觉得无知可笑,但生活中,此类事情还真不少。

多年前,我和一同乡不同校的同事出差,我们同住一个房间。她说,你一点不像别人说的样子。我笑笑。言外之意,她听到关于评论我的一些坏话。起初我不当回事,总觉得走自己的路,堂堂正正做人,让别人去说吧。后来经历的事多了,才发现,做人,在乎口碑还是很重要的。但爽直的性格要谨言慎行还是难,此需谨记。

前段时间听朋友说,有人说我大拽得很,实在想不出什么事会让人产生这种印象。仔细回忆,大概是那次我埋头改本子,有人进办公室我都不知道。直到来人开口问话,也没指名道姓问谁,我以为办公室其他同事还在,来者在问其他同事。等了一会,没人回答,我转过身才发现办公室其他同事不在,有点不好意思,问:“你在问我?我以为你问别人。”来者不悦地说:“就你一人,不问你问谁?”我尴尬地笑笑,忙解释:“他们刚才都在,我以为你问他们哪个。”一件小事,我解释了,仍然被传了出去,说我大拽得很。关键有熟识的人信了,来跟我说,本意是想批评我,也算善意提醒我。我费力解释了一番。心里难免觉得委屈,还算了解我的朋友怎会如此看我?我想说:若从一次误会,若从别人嘴里认识我,你干脆不要认识我。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相信别人嘴里的别人就是那样,没有了解,却莫名产生了爱憎。所有的事情都有来龙去脉,不是所有的原委你都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原委都该向每个人去解释。

我们没有精力去应付那些对自己存有偏见的人。要有好心情,远离喜欢对对人评头论足的人,远离喜欢从别人嘴里认识你的人,远离对自己蜜汁自信的人。

这样的偏见认知还真不少。德国人务实,法国人浪漫,日本人严谨。东北人豪爽,河南骗子多,四川人聪明,云南人耿直。警察正直,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的年级越高水平越高……如此不胜枚举的看法让我们在生活中带上了偏见,放松了对人性的警惕。个体属性岂是地域、民族、种族的共性可以简而言之的?

三十多年前我学课文认识了司马光,现在小学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中又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原文如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还是那个司马光,原来的学生学的是白话文,现在学生学的是文言文。

时移世易,只是,我不会带着浅薄和偏见去让学生认识一个历史人物。

司马光还是那个司马光,只是,我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对学生讲。

来源:昭通作家

审核:   责任编辑:秦明红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秦明红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