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咖点评《昭通:磅礴之路》

 2021-04-08 20:55  来源:文学故乡

4月7日,沈洋长篇报告文学《昭通:磅礴之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研讨会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云南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胡性能分别讲话。

《昭通:磅礴之路》,是昭通籍青年作家沈洋继推出长篇小说《万物生》、中篇小说《易地记》、长篇报告文学《磅礴大地》之后,采访11县区200余干部群众,历时一年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由《中国作家·纪实版》2021年第2期头条全文推出。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上、下两个篇章,共23万字。通篇以“磅礴之路”为精神脉络,全方位、立体式呈现昭通629万各族儿女在“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长征精神的激励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理念,克服千难万险,披荆崭棘,壮士断腕,乘风破浪,拼尽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终于闯出一条感天动地、撼人心魄、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磅礴之路”的伟大壮举。

在表现手法上,通篇以访谈为主,兼顾叙述与铺陈,既有数据的有力支撑,又不失丰富与生动,生动再现了一个中国减贫史上与贫困作艰苦斗争的鲜活“昭通样本”。

何建明、梁鸿鹰、施战军、徐坤、石一宁、路英勇、李炳银、黄传会、胡平、张陵、王山、刘琼、邓凯、傅逸尘、胡性能、潘灵等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编辑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中国作家》副主编高伟,《中国作家》纪实编辑部主任佟鑫,昭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朱大庆、昭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亚平出席了研讨会。昭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产办主任,本书作者沈洋出席研讨会并作表态发言。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中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媒体记者。(曹斌 文图)

发言摘要

程绍武 《中国作家》主编 研讨会主持人

程绍武:沈洋长篇报告文学《昭通:磅礴之路》研讨会现在正式开始。沈洋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作家、朋友,也是云南一位优秀的作家,他近年的创作成绩非常突出,在2020年1月10号,《中国作家》曾经在北京给他开过《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的报告文学研讨会,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是发表在《中国作家·纪实版》2019年第10期,20万字,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一部报告文学佳作。沈洋近两年不光是写报告文学、小说、影视剧本,长篇小说《万物生》也是很有影响的,《易地记》是发表在边疆文学2019年第10期,被《小说选刊》选载了,获得了《小说选刊》第十一届“茅台杯”年度大奖,编入了《小说选刊》和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易地记——脱贫攻坚优秀中短篇小说集》。《易地记》还被改编为电视剧《安家》。今天又在这儿举办长篇报告文学《昭通:磅礴之路》的作品研讨会。沈洋这些年来他的作品强烈关注现实,有大气象、大格局、大情怀,如何建明主席所说,昭通是一片磅礴大地,磅礴大地上昭通人民走出了磅礴之路,沈洋是用磅礴之笔写出了磅礴大作,今天这个研讨会很重要,很有意义。

何建明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何建明:沈洋把昭通脱贫攻坚战的精气神写出来了,这个特别重要。我记得第一次去昭通是到了一个小县城,他们告诉我你不要到昭通市里去,那个地方太差了,我还真是有意绕过了昭通市,到了巧家县。前年第一次去昭通才发现,昭通市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非常非常好。所以昭通给我们的感觉,地处乌蒙山区,是非常艰难的地方。昭通用什么样的精神完成了脱贫攻坚,更需要作家好好的梳理和发现。现在沈洋用的这个书名《昭通:磅礴之路》,特别提气,代表了我们昭通扶贫的精神,精气神写出来了。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这个名字非常有昭通的特点,而且有气魄,很能体现昭通脱贫攻坚的经验、特点。磅礴之路就是昭通的精神、昭通的气质,有一种地域感、有气魄,有一种誓不罢休必须干好的信念和意志的力量在里面,有一种上上下下奋力拼搏,流血流汗,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把扶贫这件事干好气魄和担当。

梁鸿鹰 文艺报社总编辑

梁鸿鹰:我认为他写的比较精彩的是那些易地搬迁群众的转变,以前在破旧的居住条件下,群众的一些习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会有非常大的提升。另外作品还书写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里面讲到搬迁之后,其中有一个区域都是单身汉,单身汉没有家,管楼的人全是女的,他们就老给女的打电话,慢慢让这些人通过自己的服务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具有文明的生活习惯。这个作品也充分体现了昭通作家在文学创造上的能力,刚才何建明副主席也说了,昭通是我们国家不折不扣的文学之乡,云南绝大部分比较出名的作家都是从昭通出来的,这里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片昔日贫困的土地也养育了他们文学的精神,由写乡村到写城市,由写人们昔日精神的荒芜到写他们灵魂的重铸,我认为昭通作家形成了非常好的传统,这也是非常优秀的资源。

施战军 《人民文学》主编

施战军:这部作品内容太丰富了,从大的方面看,这里面包含着昭通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等等各方面,当然人是主体,可以说就是一部昭通传。从具体的主题上看又是昭通的一个变化史,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天翻地覆变化的历史,是一部昭通史。

第二层感觉就是这部书《昭通:磅礴之路》,我们如果用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话表述,就是这是脱贫攻坚书写的地标式的文学建筑,非常不容易,能够看出来作者有多辛苦,而这个辛苦是贴着那些扶贫干部的辛苦,贴着老百姓日子的辛苦得来的,它所有的情感、情绪都是随着这些事情历史演变的角度而来的,处处都有心跳,这是这部书非常重要的特点,这个书在写的过程中能看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情绪的起伏。

徐 坤 《小说选刊》主编

徐坤:作为一个小说家来写报告文学,有他自己的特点。这本书上半部分写得丰富充实,整个资料踏踏实实的。下半部分就是一个小说的写法了,写到那些人讲故事,住在核桃那家,这些细节都非常漂亮。我们《小说选刊》2019年12期编发他的中篇小说《易地记》时,在给他做稿签总结的时候,也说过沈洋的特点,第一是敏感性,他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再有就是,他能够抓住脱贫攻坚最大的主题,就是人类的共情,以情动人,以情打动人,这些干部们通过共情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样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百姓的拥护,普通的作家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石一宁 《民族文学》主编

石一宁:这是一部昭通脱贫攻坚战全景式的报告文学,它并不好写,对作家的写作也是一个挑战,但是沈洋首先是在结构上把握得很好,报告文学分为上、下篇,上篇《凤凰涅槃》,写的是昭通的各级干部带领群众战贫斗贫这样一个艰难的历程,写出了扶贫干部感天动地的奉献牺牲。而下篇《浴火重生》表现的是易地搬迁的生活百态。易地搬迁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易地扶贫搬迁怎么样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实是一个全国的普遍性难题。我觉得沈洋这部报告文学在这方面报告了昭通经验,十分宝贵。同时这个作品又不是一部纯粹唱赞歌的作品,他在赞扬当中有批评,在讴歌中有反思。他专门谈到昭通脱贫攻坚当中、易地搬迁当中存在一些短板弱项,而这些短板弱项我觉得不仅是昭通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性的问题。

路英勇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路英勇:在去年以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近20部写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中,这本书是发行量最大在,印了15000册,还要再版。认真看完作品以后,我的感觉跟在座的各位都是一样的,视野很宏大,并且叙述也很精彩,尤其是后边易地搬迁,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个纪录片似的,读起来很畅快,所以这也是市场的一种认可。《昭通:磅礴之路》作为我们建党一百周年的献礼图书,很有意义。

李炳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李炳银:这个作品叫《昭通:磅礴之路》,从作品的风格上、气势上就有一种磅礴之势。刚才施战军主编说了,这是一部昭通的传记,我也有同感,但是我更觉得这是昭通的断代史,是昭通这十多年来,多少年变化甚微的过程中,这些年有一个突变、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过程当中沈洋写出了昭通变化的情景、变化的过程和变化的结果。这个作品在昭通的历史上是一个很好的收获,在我们的文学接近生活的过程当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获。如果我们有一点苛求的话,我觉得沈洋以后再写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些文学的考量,文学经营的主动性更多一些。

黄传会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黄传会:这个作品我最满意的就是来自生活的采访,这个我是最满意的一个地方。报告文学的确要有采访,报告文学的品质好坏,采访和不采访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有深入扎实的采访,才有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鲜活,正如树上摘的草莓跟超市买的草莓完全是不一样的。比如社区干部为了让不识字的老人能找到自己的楼幢,在楼上画上茄子、番茄等水果蔬菜,我们扶贫干部他们的智慧这已经都做绝了,不深入采访,你是想象不到的。沈洋这种写作跟外地作家去采访又不一样,你让我到云南去、到四川,话也听不懂,还得找个翻译,这个东西跟你本身的感受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沈洋的这部作品,对当地的历史、民情作了一个生动的书写,写出昭通的本真状态与巨大变化。

胡 平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原主任

胡平:去年就看过沈洋的《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上次在会上我提过一个感觉,昭通易地搬迁的规模太大了,写的太少,当时沈洋也没说什么,我看到这部作品才发现,他把这些材料、内容都留在这一部了,所以这一部作品我特别喜欢的就是下篇写易地搬迁的章节。下篇写的很好,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这个是两本书里都有的话。昭通的确是全国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尤其是这个作品写到2020年就实现小康了,昭通还这么紧张,还下这么大力度,能读出这种紧迫感,所以这个作品还是有一定的悬念感的。看得出来,作者的采访量也是非常大的,现在全国有很多写脱贫攻坚的作品,但是这些作者写完基本就是完成时了,唯有沈洋写的这个不一样,上一部写完了还是未完成时,他上一部写完的时候还没小康呢,接着就写第二部,到第二部才写完才实现小康,所以成了一个姊妹篇,这个在全国作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接连写两部,可见当地扶贫形势的紧迫、紧张。

张 陵 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

张陵:这个作品很精彩,问题抓的很实在、很精准。什么叫脱贫攻坚,就是啃硬骨头,最大的硬骨头就是易地搬迁,没有扎扎实实的群众工作,光是钱砸进去都没有用。这么重的责任背在身上,你不能说光盖几幢楼让老百姓住进去就完了,因此做群众的搬迁工作是最难的一件事,这是硬骨头当中最硬的骨头。特别在昭通,创造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搬迁安置区,搬迁的力度非常大,是全国扶贫地区当中搬迁力度最大的,沈洋的报告文学作品及时捕捉、记录了这一重大事件,抓的很准。

王 山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作家》原主编

王山:我觉得这个作品是一个讲政治、有情意、有温度、有力度的叙述。尤其对于报告文学作品来说,像这样一个写扶贫题材的作品,确实是需要有这样的博大情怀。沈洋把一种政治的情怀和文学的情怀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整部作品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的东西,是有他的丰富情感作支撑,有扎实深入的田野调查作支撑,有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整部作品读完,能强烈感受到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到这一点,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刘 琼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刘琼:这部作品从写作上讲,一个采访扎实,另外写作也很扎实。作者找到自己的坐标以后,对这样一个烂熟于心的诸多素材进行提炼,形成今天的成果。这个文本我是非常喜欢的,它是客观的,不夸张,因为它写的是身边的人,是它周边的生活。整部作品充满了感情,但是又不煽情,这个非常好。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来见闻,这里面有作为采访者的身份,有转述的语气写,还有见证者、亲历者的描述,还有深度的思考。叙事的语气作者拿捏得很到位,比较有意思,与其他文本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邓 凯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邓凯:这个书就像一幅工笔画一样,我数了一下沈洋直接采访到的人物大概有110多位,不含转述的,转述的人可能也有30多位,所以这样加起来大概有150位左右,我相信沈洋在他的采访本里面涉及到、采集到人物的线索可能要多出数倍,作品当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场景的还原、直接的引语,所以如果作者不在场的话,他靠臆想是写不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沈洋用自己的诚意捍卫了报告文学这个文体的尊严,这是非常值得尊重的。而且通过大量的对个体的叙述,对昭通大量的普通人命运的关注,构建了一整幅昭通脱贫攻坚宏大的主体。

傅逸尘 《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

傅逸尘:我们要想书写这么一部长篇的作品,其实是需要调动和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的,这个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如果拉开一定时间来看的话,可能我们要想了解昭通的脱贫攻坚这一个领域,这一个历史时段,这一个历史时期昭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社会经济、文化、民生,可能真正可信的或者说能够全面了解的就是通过这个文本。这个文本我觉得它的时代价值、历史机制,更多的凸显在它的真实性和扎实的采访,甚至可能会被大家所诟病的里面的大量数据,大量的好像是材料性的一些罗列。如果真正我们拉开一定的时间,回过头来看会发现一个问题,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磨损速度是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所以这些东西现在我们会把它弃之如敝,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是很珍贵的。

胡性能 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胡性能:《昭通:磅礴之路》正是对这一地区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全景式记录,在这场惠及亿万人的国家行动中,昭通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兄弟省区市的对口帮扶,而在这场关系到中国能否如期脱贫的攻坚战中,昭通市选派了6万多名干部对口帮扶,5万多名驻村队员和督导员一线攻坚,他们在十八大以来的七八年间用自己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在南中国大地垒起了又一座雄峙的磅礴乌蒙,一座心怀天下的精神高地。作为一名身处生活一线的作家,沈洋始终关注中国当下最重大的时代主题,几乎是第一时间深入到脱贫攻坚的一线了解和采访,他的长篇小说《万物生》以及获得小说选刊“茅台杯”年度大奖的中篇小说《易地记》,都是他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的成果,2019年他还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一书,而今天探讨的《昭通:磅礴之路》,是他对昭通脱贫攻坚的深度书写,他的这部作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既揭示了昭通深度贫困的原因,又瞄准了脱贫之后昭通的变化,浓墨重彩书写了各级领导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在昭通脱贫攻坚中的担当与奉献,将昭通人民坚韧、不屈与奋斗淋漓尽致体现出来,经过作家的提炼成为了彰显昭通成就和可供借鉴的昭通经验和昭通精神。

潘 灵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杂志社总编辑

潘灵:沈洋是昭通作家群重要的一员,怎么来书写新时代?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沈洋率先做出了表率,就是他开始去拥抱这个新时代,他开始不再去书写贫穷和苦难,而是去写怎样来战胜贫穷、战胜困难,他写出了他的中篇小说《易地记》。《易地记》写出来以后,就得了《小说选刊》“茅台杯奖”年度大奖,这个事情对昭通作家群的引领是很重要的。昭通作家群怎么样从展示贫穷、书写苦难转而去描写他们新的生活,我觉得沈洋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姿态,那也是昭通作家群作家的姿态,这些从苦难中走出来的穷孩子,全面小康的时代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小说虚构的文本已经不能表达他们的精神和感动,他们更愿意把改天换地的时代伟大的壮举记录下来,于是就写了《昭通:磅礴之路》。沈洋写出了一种昭通经验、昭通模式、昭通样本,沈洋总结了昭通脱贫攻坚、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宝贵经验,我觉得这个是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说它是一本磅礴的大书,这个大书书写的不仅是对他家乡昭通,也是对世界减贫史的一个贡献。

高 伟 《中国作家》副主编

佟 鑫 《中国作家》纪实编辑部主任

朱大庆 昭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吕亚平 昭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作者简介:沈洋,70后,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在《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作品曾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刊选载。已出版文学作品12部。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长篇小说《万物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中篇小说《易地记》被改编为电影《安家》。获第十一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文艺基金一等奖、云南省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原载《中国作家》纪实版2021年2期

来源:文学故乡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孝美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