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背我到新家

 2021-03-07 14: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辛丑年的春节,是巧家县有史以来最为特殊的一个春节,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都要搬进新家过年呢。从县里到乡(镇),再到村委会、村民小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忙得不亦乐乎。好多人在说,蒙姑镇十里坪安置区,有着不一样的精彩,我们便急不可耐往现场赶。我们请推荐采访对象,镇党委宣传委员石健连连说:“老张不错!”

于是我们就采访老张。在石健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李文发老人。83岁的老李,眼睛几近失明,腿脚瘫痪,正靠在沙发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他不是因为伤心,而是激动。走进他的家门时,我们的采访对象老张坐他的旁边,正轻言细语地疏导他,还不时掏出纸巾,给老人擦拭鼻涕、眼泪。见我们来,李文发老人说:“我最喜欢老张,老张这人,硬是好……”

老李家住蒙姑镇蒙姑社区牛滚荡村民小组,属于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的淹没区。他年轻时候,苦过,累过,还依然吃不饱,穿不暖。老伴已去世多年,在搬家前,他一直是单独生活。搬进新家来后,他和儿子住在一起。春节前,热热闹闹搬进新家。可才3天,老李就揉眼抹泪,央求儿子把他送回老房子,固执得九头牛都拉不回。儿子怎么劝说都不听,只能由着他,让老人先回,再想办法。

在这一瞬间,老李的儿子想起了一个人,老张。他在搬家的现场找到老张。老张正给另外的搬迁户搬家具,忙得满头大汗。“老张,我爹又回老房子去生活了,你看看你能不能去劝一下,我是和尚的脑壳,没法了。”老张一听,立即把手上的工作交给了同事,及时赶去。老李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坎上,看着高大的黄桷树发呆。听到脚步声和说话声,老李立即回过头来,脸上有了笑容:“我一听声音,就认得是你来了!”

老张和老李聊了一会,明白了。原来,老李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习惯了,搬到新家很不适应。他说,看不到花草树木,听不到金沙江的流淌和鸟儿的叫声,没有人跟他聊天,孤独得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他觉得这样生活,日子寡淡得很。心里气就来了,一下嫌开水烫嘴,一会觉得饭菜油盐重,他受不了。老张心里有数了,他把李文发的儿子、儿媳叫来,一起交流沟通,一起做老李的工作。

老李相信老张。老张说的,他信。老张做的,他服。老人撑了撑腿,要站起来跟老张走。不料却一下子跌倒。老张弯下腰,将老李搂在背上,背起来就走。老李的儿子见状,惭愧了,自己要背。不料老李说:“让老张背,老张背我,我心头舒服。”

老张将老李搂得紧紧的,走得大步大步的。老张的背热乎,老李的心里更热乎,眼泪硬是一汪一汪地淌出来。老张将老李接回新家,让他看安置区正在建的公园,又宽又大,这里同样可以看到水。房前屋后的树,虽然刚栽种下,但树形好,根干粗,要不了两年,就会绿树成荫,鸟儿不来做窝都不行。老张让他看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那些场地,又宽又平,过几天,小区里老人们到齐了,几百上千人冒出来,吹拉弹唱,热闹得不得了。另外,超市、菜市场都已经营业了,要买啥就有啥。卫生院也设了点,昼夜有医生上班,要是有个三病两痛,很快就能得到救治。生活费呢,每月补助有400多元,要取现金,在安置区内就行。

这下,老人踏实了,安心了。

“老张对我太好了,我活了83岁,遇上这个老张,是对我最好的人。”老李说着,眼泪又往外流。

老张名叫张奎,巧家县农行客户部的职工。他虽然头发已白,脸上皱纹纵横,但他才48岁,比老李小35岁。老张从县城下村已经三年,包保的时间长,有担当,有责任感,心细,移民群众对他非常信任,有什么大事小事,都会第一时间找他,他也会掏心掏肺去帮助他们。经他抹平理顺的事,多得数不清。经他协调,顺利搬到安置区的人,不只老李一家。掐指一算,整整65户200多人。我们采访了好些移民群众,老张口碑极好,大伙对老张一致举大拇指。干好搬迁工作,还真是不容易。但老张就这样,家里的事管不了,安置区的事却管的多。他把移民当成亲人,当骨肉,事无巨细,用心用情。

村民喜欢老张的秘诀,简单而又朴素,他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做,没有做不好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大国重器,能为这一重大工程做点事,再苦再累,还是有成就感的。”

“老张背过的老人,多了。他也是够辛苦的。”老李又叨念。张奎虽然年轻很多,但他喜欢叫他老张。姓前加老,不是年龄比他大,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吕翼)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巧家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