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大考前的鲁甸答卷

 2021-01-13 15: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鲁甸卯家湾安置点

“十三五”以来,鲁甸县在面临地震灾害恢复重建、脱贫攻坚的双重工作压力下,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夺取了恢复重建、脱贫攻坚的“双丰收”。

恢复重建涅槃重生

面对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带来的巨大创伤,鲁甸县按照“抓重建、战脱贫、重建脱贫双推进”的思路,攻坚克难、精准发力,克期推动两项工作深入开展。

70岁的老党员李祥云是龙头山镇灰街子社区的居民,鲁甸6.5级地震摧毁了他的家园。2017年,李祥云一家7口人搬进了1000平方米的新房,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并开起了超市。李祥云说,如果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他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

在龙头山镇,家家户户都像李祥云家一样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龙头山镇属于震中,房屋恢复重建户15744户、加固户531户,几乎实现了全覆盖。其中集镇恢复重建涉及2325户,另有新民、八宝、光明、营盘、翠屏等村分别建设了安置规模在100户左右的8个集中安置点,其余群众自行选址、分散安置建房。

5年来,鲁甸县完成了地震恢复重建任务。如今走进龙头山镇,粉墙黛瓦的楼房建起来了,公路修通了,产业兴旺了,崭新的集镇和村庄焕发出生机活力。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鲁甸规划总投资76.3亿元的四大类489个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成,龙头山镇地震灾区百废俱兴、涅槃重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地震灾害前水平,圆满实现“恢复重建完成之时,就是灾区脱贫之日”的目标任务,并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誓师大会

高质量脱贫摘帽

5年来,鲁甸县始终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要求和“133”工作思路,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571”脱贫标准,鲁甸县投入扶贫资金74.97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项目,住房、饮水、教育、医疗、交通、产业等短板弱项全面补齐。

在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50岁的朱强银乘电梯来到他5楼的住房,走进干净、舒适的新家里,他十分高兴。朱强银是永善县茂林镇茂林社区马茨坪居民小组的居民,老家高寒冷凉,常年云遮雾绕,只出产荞麦和洋芋,交通不便。10多年来,他领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四处奔波,打工度日,现在搬进了新家,一家人总算安定下来了。

与朱强银同一天搬进新居的还有鲁甸县龙树镇北门村8组72岁的曹关秀,曹关秀说:“新房子太好了,更好的是周边环境,看病也方便,儿子也分到了房子,我们生病时,儿子过来照顾也方便。”

住在安置区8栋1单元204号的顾大超一家有5口人,上有60多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他们一家是从永善县莲峰镇新店村搬来的。

鲁甸县按照“不是建一个安置区,而是建一座新城市”的定位,安置区一次性规划3.31平方公里,占地3700亩,承接搬迁安置鲁甸、巧家、永善、彝良、盐津5县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8322户35585人。鲁甸县根据山形地貌,分层次布局卯家湾6个居住片区,建设安置房66栋,总建筑面积122.7万平方米,新建道路9条10.1公里。

5年来,鲁甸县凝心聚力、苦拼实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县9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32086户125000人全部脱贫。2020年4月,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鲁甸县脱贫摘帽。

“三讲三评”

其他事业成效显著

5年来,鲁甸县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按照“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思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花椒、核桃、樱桃、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工业强县”战略稳步推进,省级工业园区3.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绿色建筑产业园一期工程、昊龙集团年产1亿块磷石膏砖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卯家湾扶贫车间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建成,引进箱包、皮具、藤编、电子加工等10家企业入驻,发展方向更加多元。

5年来,鲁甸县抢抓机遇、建管并重,夯实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7亿元,交通动脉全面打通、城市功能全面提质、“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静涛/文  通讯员 周振兴 张顺佳 郭家龙/图

审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范云
责任编辑:张宗健
标签 >> 地震 鲁甸地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