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丨红手印抒写扶贫真情

 2020-12-09 17:3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前言:作为一名结对包保扶贫干部,入户走访、核对人员、务工、产业发展、经济收入、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入档是常态化工作,几年的扶贫工作历程,感悟多……广大党员干部呕心沥血,在扶贫路上走过一程又一程,最后的结果就是希望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摘帽,群众用红手印对扶贫工作的认可……

“老周,在家吗?今天,我又来你们家,主要是核对今年你家人员增加的信息、学生上学和收入情况,生产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困难……”

面对着相处四年时光的乡亲们,我对自己联系的建档立卡户多了一份不舍的乡情和亲情。从“你找谁”到“进屋坐”“快进屋”,从最初称谓“同志”到“叔叔”“大哥”到“哥”的转变;从被动联系到主动联系,“身份”的转变,与群众的联系也更加密切。看到群众主动在信息表、算帐表捺上一颗颗红手印,是对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肯定,也是对扶贫工作历程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广大扶贫干部的信任和理解!

当我第一次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刘老大家时,房子是老式木串架房子,历经多年风雨浸蚀以及保护不到位,许多木柱子腐蚀三分之二,房屋柱子有的东倒西歪,墙壁(木板)也是残缺不全、支离破碎,整个房屋摇摇欲坠.......刘老大全家六口人,兄弟外出打工多年,三个小孩都在上学,户主和妻子只能守着几亩耕地,勉强基本能解决生活,要想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及摘除贫困帽,根据当时的真实情况,简直难以想象,村干部聊起他家贫困原因,也一直摇头。面对摇摇欲坠、破烂不堪的房屋,作为结对包保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只有使群众看到扶贫干部真正是在用心帮助他们,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刘老大家的三个小孩都在上初中,穿的衣服又小又脏,没有换洗衣物,到了冬天,冷得直抖……回到家,我跟妻子谈起了扶贫工作中,刘老大家具体情况后,妻子打开衣柜,找出没有穿过的衣服,叫我及时给他家送去;在办公室,我跟同事讲了刘老大家情况后,大家也积极捐出衣物,使他们全家过上一个暖冬。

我无数次登门入户,无数次交流,用实际行动帮助他家,终于使刘老大重新坚定了生活的信心……不能遮风挡雨的老房子被推倒了。从2018年起,刘老大家的房屋建设开启了“重建”模式,我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为他家建房所需物资以及资金筹措想办法。不管天晴下雨,每隔几天都要到刘家看看建房的进度、质量,以及物资购买情况,确保全家能在春节前搬进新房。

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及邻居的帮助下,刘老大家重建房屋主体工程结束了。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我帮助他家协调解决临时生活困难补助金,借钱给他,把新房内外墙壁进行了搓灰,使房屋整体内外观得到提升。同时帮助指导他如何摆放家具、卫生清理等等一系列工作。通过三年多的帮扶工作,刘老大家的思想观念有所改变。农闲时,两口子也会外出务工赚钱,确保小孩上学,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去年冬天,我接到一结对帮扶群众的电话,她到宜宾看病的所有相关资料全部整丢了,问我怎么办。因临近春节,群众看病资料无法找到,联系、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后,暂时没办法报账。我积极奔走协调,把她家的情况汇报给镇领导后,及时解决她家的临时生活困难补助。有一户群众想发展土鸡养殖,看到该户真正行动起来了,我跑到县直相关部门,帮助他家申请到草籽,同时,指导他家建立起简易土鸡养殖点。

“老夏,我买了一个烧开水的壶送给你,尽量不要喝冷水。”“老何,我买了一个简易衣柜,来帮你安装起,这样衣物都可以整齐的码放了。

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电话,一次次入户问候,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广大扶贫干部用憨厚淳朴的言语,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一枚枚红手印,见证着扶贫工作的历程,抒写着真实的扶贫故事!

(通讯员 芶仁炽)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永善 扶贫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