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印记

 2020-11-19 17: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 山 河

飞机越过秦岭,邻座靠窗的人说看得见黄土高原了。往下俯瞰,暮色中,一条条山脊匍匐在大地上轮廓分明,像母亲伸出拥抱的手,随时准备迎接回家的孩子。作为中国人,第一次看见神往已久的祖先的土地,禁不住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南泥湾机场华灯初上,满目灯火中,西北风扑面而来,清洌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延安到了。

这是我心中的圣地,更是中国的命脉所在。至人类有史以来,炎黄二帝在此生息,繁衍华夏子孙,上下五千年,文明不息。至今,每年清明时节,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要擎同一炷香,祭拜我们共同的人文始祖。1000多年前,一代名臣范仲淹在此驻守边关,为保境安民,建造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瞭望塔摘星楼,范氏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在他驻守期间,延州边关无犯,境内政通人和。作为范氏后裔,为祖先的业绩而自豪。85年前,一群心中怀着救国救民思想燃着熊熊理想烈火的人来到延安,用红色点燃延安,驱赶了中国的漫漫长夜,照亮了中国救亡图存之路,锻造了崭新的中国。今天,继往开来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意气风发走在通往小康的大道上,这是85年前那群人的梦想,沿着他们指引的道路,站在宝塔山下,今天的我们可以告慰他们,山河无恙,人民安康,他们的理想实现了。

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环绕延安城,延河与青川河穿城而过。三山夹两河,鼎定一座城。古时,因河水泛滥成灾,延州人在旧称岭山的山顶建造了宝塔以镇河妖,岭山改称宝塔山。宝塔山声名远播,来源于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及中央机关落脚陕北,在延安13年茁壮成长,延安宝塔山成为象征中国革命的航标和灯塔。20世纪激烈的战争,宝塔在日寇的轰炸和胡宗南军队的强攻中留下了弹痕,但塔身巍然屹立,任凭风雨的洗刷,安然地站立在山顶。今天的延安人以宝塔为坐标,把山作银屏,以声音和光影把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投映在山上,让每一个到达延安的人都知晓这段不朽的历史,波澜壮阔的场面十分震撼。

作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清凉山让全中国新闻工作者高山仰止。在山脚的延安新闻纪念馆里,当年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编辑部和印刷厂在一排排窑洞里工作的场景历历在目,他们用纸和笔、声音和镜头记录历史、传播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把新闻宣传舆论作为打击敌人团结人民的锐利武器,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义的革命行动情况传递给世界,取得了世界热爱正义与和平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新闻前辈们的身影已经远去,但他们传承的新闻精神和理想信念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激励着一代代新闻人孜孜不倦地追求。

凤凰山今天还保存有一段古代的城墙遗迹,见证了金戈铁马和鼓角铮鸣,烽火硝烟散去后,今天的延安人为它装饰了华灯,夜色中恍如金碧辉煌的天河,晶莹璀璨。268万延安人在山里山外安居乐业,享受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延河水波澜不惊,青川河奔流不息,两岸杨柳依依,一座座现代高楼拔地而起,远道而来的游客徜徉在温暖的阳光里,呼吸着黄土高原的空气,感受着这一方土地孕育的这一方人的厚道和热情。

二 故 园

杨家岭、枣园、王家坪,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从书本里得知,让我慕名神往了多年。在这个深秋季节,蔼蔼的暖阳下,厚实的黄土地里,杨家岭的菜园地菜蔬青青,白菜、菠菜一片翠绿,仿佛耕耘它的主人毛泽东刚刚离去。小院门前,简朴的石凳石桌仍在,当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坐在这里,纵谈天下大事,接受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记者的采访,毛泽东告诉斯特朗“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声音从黄土高原飞向世界,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者的信心。

毛泽东故居与朱德故居紧紧相连,两位战友的窑洞有地道相通,在携手并肩重大的革命行动时,他们更是心意相通,共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胜利凯歌。

枣园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第二个驻地。宽阔的园子里,百年枣树成林,一幢幢石窑分布在枣林里,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当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指挥部。通宵达旦的灯光、此起彼伏的电令让它成为繁忙的作战司令部。园子正中央,是中共中央的五位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大踏步走向前方的雕塑,仿佛告诉着今天前来参观的人们,面对一切困难都要勇敢向前。

枣园的记忆里有毛泽东冒着严寒给周围群众上门拜年嘘寒问暖祝贺新春,群众自发向军队送来猪羊慰问,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

王家坪的窑洞朴素中带着历史的余温。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着解放战争并取得巨大胜利。山边的防空洞诉说着战争的无情,悠闲的篮球场却见证了决战者的从容不迫和智者的指挥若定。

风雨故园里,深厚的黄土地珍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这些故事里的伟大人物永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和力量源泉。

三 领航人

走进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如刀削斧劈的黄色土丘迎面而来让人眩目。沼气池旧址、铁业社旧址、缝纫社旧址、知青井、知青旧居, 记录着这里曾有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上世纪70年代,年仅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这里插队。他在这里与梁家河人劳动生活,成为村党总支书记,23岁时才离开这里。7年中,青年习近平与梁家河村民一起吃糠咽菜,共度时艰,带领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粮食,他带领村民打坝夯土修造土地,使荒山变成良田;没有水喝,他带头凿土打井,井水至今仍然供养着全村居民;没有柴烧,没有肥料,他带头取经学习打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从16岁到23岁,这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贫困的梁家河,淳朴的人民温暖着他的心,苛刻的自然环境磨砺着他的体魄,在冬天零下20℃的气温里睡在没有燃料的炕上盘着腿仍然坚持看书学习。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又需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面对这片黄土高原,我踏着总书记的足迹,思考着无数的问题。

当原村党支部书记石春阳向我们讲述起他在这里的故事,我知道了问题的答案。理解了他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一定要战胜贫困的精神。他带领大家打井,站在冰冷的水中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不要人替;他挖土种地,毫不惜力,在别人抽烟歇息时,他总要把任务地块挖完才肯放下头;当村民生病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他把自己的工资给村民用作路费和医疗费,时常到医院探望。村民把他当作亲人,有困难找他,有知心话对他说。人民心中有他,他心中有人民,这是一种长期与人民劳动生活在一起培养出来的不带任何杂质的情感,领袖与人民休戚与共,人民和领袖相濡以沫。面对他提出的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我理解了他提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深刻意义。

一座宝塔山,两代领航人。这是延安人引以为豪的表达。从二万五千里长征走来的毛泽东,从黄土高原上贫瘠的梁家河走来的习近平,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引领着中国这首巨轮,航行在世界的东方,书写着不同时代的华章。我们信赖他们,跟随他们,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范波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寿英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李寿英
标签 >> 文学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