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民心工程”得民心——昭通市总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侧记

 2020-08-08 10: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城市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融入了国家脱贫攻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强化措施、强化责任,保证脱贫工作扎实落地,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

城市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努力,昭通市在这一“民心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民心工程”得民心,赢得了广大职工理解和信任,得到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促进了全市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构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大格局”

自201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云南省总工会作出开展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决策部署以来,昭通市高度重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高位推动构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大格局”。

2017年,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昭通市总工会在向昭通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题汇报相关工作的同时,安排部署昭通市(县)区各级工会组织,采取“进、看、算、听、评”的方式,对全市6585户困难职工家庭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通过大量、全面的入户走访,进一步摸清了困难职工家庭收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家庭变故等基本情况,同步推进昭通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意见的起草。同年12月,昭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9年,云南省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动态管理第三方核查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昭通市总工会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成立了以时任昭通市市委组织部部长朱家伟任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陶天蓉,市政府副市长吴静任副组长,财政、工信、教体、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发改、交运、农业、林业、水利、商务、卫健、林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昭交集团等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昭通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立为全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昭通市总工会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云南省总工会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昭通市委市政府关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和草原局、昭交集团等9家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并加强与民政、人社、教育、住建、卫健、房管、交运、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把城市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工作见到了实效:我市困难职工从2017年的6568户下降到319户(其中,全国级205户、省级114户),已实现“两有五保障”的困难职工家庭为6266户,脱困退出率达95.16%。

尽心尽三个“第一”破解工作难题

在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中,昭通市总工会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及时牵头研究、部署和启动全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工会牵头、社会参与”的原则,昭通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的“三个第一”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竭诚为职工服务的敬业精神,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有效落实。

通过深入实际的调研,昭通市总工会面对“困难职工对解困脱困政策的知晓率较低”、“困难职工档案需规范化管理”的客观实际,提出了“突出两个重点,破解工作难题”的工作创新思路。

在提升困难职工对解困脱困政策知晓率的工作中,昭通市总工会严格落实“一帮一”结对制度,从提高困难职工对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入手,结合“两有五保障”工作内容,设计印制了《昭通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明白卡》,将解困脱困指南、困难职工基础信息、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帮扶形式、保障措施、脱困认定等内容列入设计范围,并将明白卡发放到在档困难职工手中。

同时,通过《昭通日报》、昭通市总工会“乌蒙工匠”公众号等媒体,对“1+10”制度文件等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1+10”制度文件网络知识竞赛,有3851名职工参与网络知识竞赛,有200余名职工获竞赛奖励。

按照“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因户施策、分类帮扶、精准脱困”的原则,积极协调联系市档案局,共同研究,设计制作了昭通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档案盒,并于2019年12月,与市档案局联发《昭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暂行)》文件,该文件的下发进一步明确困难建档资料应按时间顺序,以文件结、案件号的方式进行整理归档,确保每户困难职工档案都完整记录该户困难职工家庭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到精准退出的全过程。

按照“面对面、点对点、零距离”“一帮一”等结对制度,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困难职工的家庭情况、致困原因和发展需求,帮助其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倾心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困难,进一步增强困难职工思想脱困意识,引导教育困难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自立自强、干事创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上脱困致富之路。

与此同时,昭通市总工会为大批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有效缓解了困难职工家庭的经济压力。2017年以来,昭通市工会系统通过“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专项救助、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等活动的开展,共为32931人发放慰问金4453.42万元。

“突出两个重点,破解工作难题”的工作创新思路,阳光运作,公开透明,确保了昭通市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见到实效,同时,拉近了结对帮扶干部与困难职工家庭的距离,进一步引导困难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精准帮扶全面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昭通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建档层次清晰、分类帮扶精准”工作,不断提升帮扶工作认可度。

在系统规范困难职工档案工作中,昭通市总工会完善建档工作机制,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按层级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的基础上,结合昭通实际,对建档职工家庭的致困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精细分类,如大类按脱困和解困分,小类根据相同致困因素归类,并根据分类情况,制定解困脱困帮扶计划,因困施策、分类帮扶。同时,昭通市总工会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昭通市实施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级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慰问办法》,截至目前,已对97名乡镇、村级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进行慰问,慰问金额达120.6万元。

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户户清”专项行动工作中,昭通市总工会严格落实云南省总工会的安排和部署,召开了昭通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领导小组联席会,专题研究,快速布置专项行动的启动工作。昭通市总工会领导与困难职工主管部门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开展入户走访,采用“见人见家底”的方式,详细了解困职工家庭情况、致困原因,共同分析研判困难职工家庭“两有五保障”的情况,为“户户清”专项行动的开展摸实情、出实招。通过全市工会干部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554户全国级在档、85户省级在档困难职工家庭情况进行全覆盖入户走访,结合相关部门情况反馈和信息比对,严格时间节点,推进“户户清”专项行动工作有序开展。截至6月30日,有205户符合全国级建档,有114户符合省级建档(含全国级返困34户),有320户达脱困退出条件。

按照云南省总工会有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核查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要求,2019年5月,昭通全市各级工会对1427户全国级在档困难职工家和5158户已达全国级脱困退出标准的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入户走访和信息关联核实,在各级工会自检自查的基础上,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问题整改工作进行抽查评估,经对照省总第三方评估核心指标,实际漏评率0、错评率0、错退25户、错退率0.39%(参考值4%)、漏退34户、漏退率0.53%(参考值5%)、综合精准率99.79%(参考值96%),结对帮扶率达100%,帮扶工作认可度达90%以上,各项指标均达省总的指标要求。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尽管昭通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见到了实效,但还存在着个别建档困难职工家庭不想退、不愿退档,少数困难职工攀比意识强烈等问题和困难。在下步工作中,昭通市总工会将在上级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作沟通,积极协调成员单位,整合资源,力争将符合条件的在档困难职工尽快纳入各项政策保障,全面实现解困脱困。同时,加强各级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全力以赴,让职工解困脱困这一“民心工程”,更加深入民心。

(通讯员  曹斌)

审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彭念敏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彭念敏
责任编辑:彭念敏
标签 >> 要闻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