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硬核科技撑起“智慧工地”——探访都香高速公路A4项目部“超级大脑”

 2020-07-03 16:2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嗡——”整座山体的中间部分缓缓升高,山体内的隧道一目了然,施工台车停放在不同的位置,工人们正在各个施工点上有序作业。6月24日上午,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都香高速公路A4项目部安全部负责人俞松明用电脑控制着沙盘,让记者更直观地感受翠屏隧道的建设情况。

翠屏隧道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单幅总长10.1公里。复杂的地质地貌给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自2018年初进场以来,都香高速公路A4项目部便将研发长隧道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当年10月,该项目部自主研发的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如今,该信息化平台更加完善。有了这个“超级大脑”,A4项目部已然成了业内“智慧工地”的翘楚。

在都香高速公路A4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中心,有一块1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是一个集视频实时监控、北斗卫星高清定位、劳务班组管理及BIM技术模拟于一体的“超级大脑”,也是保证“智慧工地”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指挥中心。

“总进场作业人员有985人,翠屏隧道进口有115人……”各个作业区情况都清晰地显示出来。

早上7时30分,材料班组长张永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来到工地现场,门禁系统首先对他进行脸部识别、读取芯片数据、红外线测量体温,一切显示正常后,他才能进入工作岗位。电子门禁需要特殊密码——人脸识别和作业人员安全帽上的电子芯片验证。作业人员通过门禁走进作业区后,洞口的LED大屏幕上会立即显示人员进入作业区。

29岁的张永潇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4年,他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管理者,对该信息平台有最直观的感受,“施工场地大、人员多,每天要核准出勤率、工作量,那是件特别费心、费时的事,而现在变得特别简单,这项统计工作最为轻松,信息平台上会显示所有人员进出场情况,并能精准统计。”张永潇感叹不已,他的工作重心从核准人员出勤率转移到了各类施工材料的管理上。

俞松明作为安全部的负责人,工作重点就是保障项目部安全施工。有了信息平台这个“超级大脑”,他可以实时监控作业区所有人员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预警系统查看作业区是否会出现突发情况,还可以通过环境监测系统查看作业区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含量、PM值是多少等。

“赵军前1269米、迟有帅852米……”每个作业区人员信息具体位置都能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显示。视频监控系统是“超级大脑”的眼睛,遍布在作业区的每个关键位置,视频监控系统兼具视频回放、视频变焦、视频360度旋转等功能,手机APP可同步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查看视频监控。作业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类似发射信号的小箱子,这些不起眼的小箱子就是人员定位系统的基站。通过安全帽内的芯片实现精准定位,并将信号传输给信息平台,一旦发生险情,作业人员即可通过定位芯片发出紧急报警信号,最大程度地确保了抢险工作在第一时间开展。

都香高速公路A4项目部还有VR虚拟体验区,强化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史少桂刚到该项目部打工,就受到了一系列的安全信息“轰炸”。首先到VR虚拟体验区体验高空坠落、安全帽受撞击、“突水突泥”……让他直观地感受工作环境及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

除此之外,史少桂还通过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并且现学现考,考试合格后才能上班。“每天上班前还有‘2332’安全活动。”“2332”即2分钟劳动纪律、3分钟施工要点、3分钟安全技术交底、2分钟现场安全要求。

“智慧工地”的信息平台由BIM技术应用、劳务作业班组管理两个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安全步距监测系统、有害气体监测系统、洞内外语音对讲系统组成。这个“超级大脑”每时每刻都能精准地获取整个项目部人员情况和工程情况。

据悉,由都香高速公路A4项目部自主研发的信息平台,先后获得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优秀实践案例等奖项。目前,该信息平台已在公司所有项目推广应用,这样的硬核科技将工程的安全指数不断提升。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  周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高速公路 都香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