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真情与文字 不可辜负

 2020-03-06 09:45  来源:昭通新闻网


1月30日早上,昭通下起了雨夹雪。我和同事范云、聂学虎、杨洋、兰波一起,分头奔赴威信、巧家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采访。在昭通日报社的院坝里,一群同事前来送行,再三叮嘱我们要注意防护。同事陈晶、刘静涛分别发了我们整装出发前的照片在单位微信群里,得知我们出发的消息,同事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来了留言。董超:“马姐,记得换个口罩。”刘静涛:“注意防护。”张永刚:“向逆行者,致敬!保护自己、平安归来。”曹阜金:“马燕下雪了,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周燕、李丽娟等多位同事分别发来留言;同事陈允琪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我们出发前整装待发的照片,并写道:“使命在肩,记者也是逆行者。我的同事赶往威信、巧家县深入一线采访,为你们加油,保重自己。”看着同事们深切的关怀和殷切的嘱托,我的眼眶湿润了,我在群里统一回复道:“我代表我们两路队友,谢谢大家的关心和鼓励,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枉此行!”

9时30分,汽车驶向威信县方向,同事们的关爱之情也伴随我一同前往目的地。我们沿路采访了大关、彝良、镇雄县等各个检测点,风里、雨里全是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的身影。我坐在车上,想起了威信县保健街,这是威信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地处县城中心地段,商铺云集、人流密集、车流量大,威信人民快乐、祥和的剪影可在这里追寻。此时的保健街是个什么样?此时的威信县城又是什么样?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等待我去寻找答案。在威信县长安镇、县人民医院、县卫生监督局、扎西镇中心卫生院隔离点、高铁站检测点、石龙检测点、狮子沟检测点、保健街等多个地方,我们采访了威信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肖涛、疫情区乡村医生潘先保、疫情区驻村扶贫干部李健权、疫情区驻村医生黄天杰、43名密切接触者隔离点医务人员杨朝英、狮子沟检测点司法人员、扎西镇卫生院用雨衣缝制防护服的男医生们;我们采访了威信县第二例无症状感染患者阳光男孩潘潘;我们采访了疫情中威信县三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在各个疫情防控检测点,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凌晨还是深夜,5000多名公安、医护、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200多名志愿者深入到县城各个角落发放宣传资料;148辆疫情防控宣传车上的大喇叭响彻全城,一会儿说着普通话,一会儿说着方言;各种乡村应急广播系统、中小学大喇叭、100多辆摩托车“小音箱”响彻乡村;全县800多条防疫标语随处可见,100多条田间地里的手写标语随处可见……谁的手,张贴了红标语?谁的心,温暖了这座城?谁的身,守护了这座城?一个团结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威信县、一个街道空空但人心齐聚、一个全身充满了战斗力但面临诸多困难的威信县,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找到了答案。

威信县是我的故乡,我的人生从这片红色热土出发,又不断地回来,只是这一次的到来,有些不同。若不是亲眼目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平凡的英雄在防控疫情一线随处可见。伟大来自平凡,来自于真实和善良——这句话,能诠释我在威信县防控疫情一线的所见所闻。

来自同事们的关怀之情、来自威信人民团结抗疫的真情、来自我挚爱一生的乡愁,像三束光给我温暖、给我力量。作为记者,真情与文字,不可辜负。

作者: 马 燕

审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殷国庆
责任编辑:李寿英
标签 >> 文学 疫情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