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9-09-26 20:21“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这是201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鲁甸灾后重建工作时讲过的话。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已经实现——
8月,正是花椒飘香季节。走进鲁甸县龙头山镇,公路边、河两岸、山坡上、房前屋后……青翠的花椒树覆盖了每一寸土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沁入心脾,让人全身酥麻……
8月19日,在“2019鲁甸原产地青花椒订货会”上,鲁甸花椒龙头企业鑫辉公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2家客商签订了6500吨、价值5.2亿元的花椒订单。
龙头山镇是鲁甸县花椒主产区之一,目前,鲁甸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到23.5万亩。
鲁甸因独特的气候条件,花椒颗粒大、麻味浓、油包鼓,再加上由人工采收,自然晾晒,其香麻持久,品质居各类花椒之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政府主导、椒农主体、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高位推动青花椒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无缝对接,不断强化花椒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更加凸显,花椒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昭通经济效益明显、助推脱贫成效显著的绿色产业。
鲁甸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将花椒产业确定为“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之一大力发展的大好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要求,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林区更和谐”的发展目标,在对全县土壤、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决定把花椒产业作为鲁甸主要的林产业来做大做强。
鲁甸县委、县政府依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等技术力量建立鲁甸县花椒种质资源库200亩、花椒品系14个,加强了花椒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有效保护了花椒遗传资源,确保鲁甸县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发放了《鲁甸花椒栽培与管理技术手册》《鲁甸县特色经济林实用丰产栽培技术》等手册,成功举办了鲁甸首届青花椒节暨农副产品交易会和青花椒产业发展研讨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展示推介,在央视一个月不间断播出鲁甸青花椒扶贫广告,使鲁甸青花椒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与此同时,2018年与国家经济林协会共建“鲁甸青花椒名县”,进一步扩大了鲁甸花椒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大辐射带动力度,按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的要求,在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实行县、乡(镇)、村(社区)层层创建花椒科技示范样板,打造花椒种植核心示范区辐射和带动群众种植,建成县、乡(镇)、村(社区)花椒示范样板23个21509亩,打造了龙头山万亩花椒基地、小寨至龙头山峡谷5公里花椒长廊、梭山4.6万亩花椒连片种植区。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后,鲁甸县委、县政府精心谋划,决定把发展花椒产业打造成脱贫攻坚的大产业,通过中央、省、市、县投入资金3364.51万元,对17.5万亩花椒实施了提质增效,使全县花椒产业发展从建基础向见效益转变。立足于林产业发展基础好、优势大、品种优良等特点,在已有87名花椒护林员的基础上,选聘48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为护林员,有效带动1400余名群众脱贫。依托县域花椒产业基础好、品种优、效益高等特点,通过举办花椒丰产栽培技能培训、脱贫攻坚花椒提质增效技术现场培训会等,提高了椒农种植管理水平,实现了花椒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同时,积极引导大成、鑫辉等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生产领域,参与花椒产品的精深加工、包装和营销,打造了“鲁甸青花椒”“三川半”等知名品牌。目前,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开发出高端产品青花椒精油、青花椒精油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产品,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提升花椒产业的经济效益,鲁甸县还建立了“椒林鸡”养殖基地,以花椒林为依托,带动林下生态养殖,助推群众脱贫致富。2018年大成、鑫辉公司共实现产值2.1亿元。积极鼓励和引导“单家独户零星卖”向“集中力量闯市场”转变,形成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化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鲁甸县小雨点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共有3个自然村90余户200余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51人),种植花椒面积1500余亩,实现花椒产值200余万元。
为推动花椒产业向高海拔地区延伸,扩大种植面积,鲁甸县积极组织专业人才前往四川、陕西等地考察,2018年,在海拔1700米至2400米区域种植雪椒3万余亩,在龙树镇古寨社区建设高标准、规范化雪椒示范种植基地300亩,填补了高二半山区没有经济林的空白。
截至2018年底,鲁甸县共有花椒种植面积23.5万亩、产量0.88万吨、产值达8.8亿元,种植农户4.2万户18万余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0.88万户2.9万余人。
9月4日,龙头山镇光明村1组村民王啟迁在自家5亩花椒林里一边采摘花椒,一边修剪枝条。他说他家花椒今年预计可收入3万多元,与近两年差不多。在光明村,王啟迁家花椒的收入是比较少的,一半以上的村民每年都有6万余元的收入。2018年,光明村花椒产业实现产值8100万元,户均年收入超过3.8万元。
8月19日以来,每天从下午5时左右起,龙头山镇沿河村青花椒原产地花椒交易大厅里便热闹非凡,50多名商贩与前来卖花椒的农民讨价还价,这里每天的交易数量都有10几吨,这些花椒通过精选后,将远销到四川、重庆、上海、河北、江苏等地。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玉/文 雷明娟 聂孝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