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8.03”地震两周年——铭记、崛起、新生!

 2016-08-03 15:05  来源:新华网

两年前,一场6.5级地震突如其来,让鲁甸地动山摇,在这片大地上上百万人受灾,数百生命消殒,他们家园破碎无家可归,大地在撕裂、大地在哭泣······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

时间:8月3日16时30分

震中: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

震级:6.5级

震源深度:约12公里

余震:1335次

两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倾力救援和全国人民的爱心援助下,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心怀感恩、自立自强、同舟共济,在废墟上建起安全宜居美丽新家园。

那一年,鲁甸地动山摇

让我们铭记这些画面

8月8日,在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骡马口,人们点燃蜡烛,悼念逝者。当日,一些鲁甸地震遇难者家属与志愿者聚集在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骡马口缅怀逝者。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8月18日,云南预备役师的几名官兵在雨中抢修排水沟。连日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阴雨连绵,云南预备役师官兵冒雨为震中龙头山镇住在救灾帐篷里的群众抢修排水沟,保障他们的居住安全。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8月18日,志愿者和当地救灾工作人员在冒雨搬运救灾物资。当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仍持续降雨,志愿者和当地救灾工作人员在地震震中龙头山镇安置点冒雨为灾区群众搬运生活物资,并分发到每个灾民手中。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8月18日,爱心志愿者在给地震灾区的孩子讲故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震中龙头山镇安置点建立了一座爱心帐篷教室,为灾区的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娱乐、学习用品,安排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并有志愿者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8月12日,在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的灰街子集中安置点,救灾帐篷搭建得整齐有序。记者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采访获悉,目前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五有”,即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可以看病之所。截至10日,已有71743顶帐篷、1万盏应急灯、1200件彩条布、3.95万床棉被、6.6万件大衣、2.5万套衣服、2万套折叠床、1万条睡袋等物资运抵灾区。随着救援物资的陆续抵达和救灾工作的深入,震中地区龙头山镇临时安置点的各项生活保障逐步落实,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也逐步恢复。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银屏村通往对面巧家县的山路上,郭正华背着何开能老人安全通过崎岖的山路(8月8日摄)。云南牛栏江上,一条孤零零的溜索悬在空中。溜索一头连着鲁甸县龙头山镇的银屏村,另一头连着巧家县新店镇的渭姑村。几十年来,两岸的村民依靠溜索往来飞渡,保持着彼此间的往来,联系着亲情与血脉。鲁甸地震发生后,这条溜索,即刻成为受灾群众一条特殊的“生命通道”,也成了武警8752部队官兵与受灾群众的连心线…… 新华社发(周斌 摄)

8月14日,在云南省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箐村巡诊返回的途中,晕车的医疗队女兵何璐靠在战友雷丹(右)的肩上。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活跃着这样一群不知疲惫的“女汉子”,她们是来自第二炮兵抗震救灾部队533医院医疗队的女兵“突击组”。鲁甸地震发生后,这群医疗女兵紧急受命并于6日凌晨赶到重灾区巧家县包谷垴乡展开救援。日复一日,她们从未停止过救人的脚步;道路不通,她们就冒着滚石徒步推进。在生命面前,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兵展现出了过人的坚强和毅力,她们用自己的那份执着和勇气,在地震灾区谱写着一曲曲爱的赞歌。新华社发(张广玉 摄)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以来,媒体记者们快速反应、奋勇向前,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第一时间向关心灾区的人们介绍地震灾情、讲述救灾进展、记录灾难面前的人性与大爱。让我们记住这些来自抢险救灾一线的画面,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更多温暖的力量。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8月3日深夜,一名孩子在鲁甸县人民医院接受医治。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鲁甸——宜居美丽新家园

截至目前,鲁甸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划修复加固的17万余户民房和重建的8万余户民房已经在2016年春节前全面完成。

两年后,鲁甸灾区人民重建了家园,祝福鲁甸的明天会更好。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