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0-31 16:35昭通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剑平) 日前,巧家县集中开启城乡人居环境及文明提升行动“十进”活动,着力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整体大变样,造就宜居家园。
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合“四城同创”,开展“卫生、园林、文明、平安”单位创建,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机关单位认养维护城市绿地、包保挂钩扶贫村环境提升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泛调动单位职工家庭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进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是教授知识、传播文明的主阵地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行动”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影响、带动家长和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城乡人居环境及文明提升行动。
进医院。深入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建设。完善控烟措施,落实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防护等制度。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健康知识,移风易俗,改变陈规陋习,教育和引导人们养成健康卫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医院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根除卫生死角,开展除“四害”活动,消除孽生场所,控制病媒生物传播。
进军营。充分发挥部队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生军训、民兵训练、军事日等多种形式,开展军民共建、军校共建、军企共建活动,用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严格组织纪律影响群众,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进厂矿。厂矿、加工制造等重点污染企业,通过新建、提升、改造等措施,促进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降低生产能耗,确保各种废气、废水、废料排放达标。
进社区。结合“文明卫生社区”“先进家庭”评选等活动,提倡文明新风,着力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改变乱丢乱扔,乱搭乱建,高空抛物等陋习。组织社区居民、青年突击队和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开展文明礼仪劝导、捡拾白色垃圾、垃圾集中清运等志愿活动,发动居民对楼院、楼道、公共厕所、花草绿地等公共场所的卫生进行清理和保洁,开创全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新局面。
进工地。落实安全文明卫生施工责任制,施工主管部门要与施工企业签订责任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业主要对施工企业落实安全文明卫生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施工工地沙土物料必须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入车辆100%冲洗、运输渣土等物料车辆100%覆盖。
进农村。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全面清理村内外陈年垃圾、卫生死角。开展村落庭院整治,清除粪堆、肥堆、垃圾堆村组“三堆”,全面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七改三清”行动,推进农业生态化生产,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提升农业清洁生产水平,促进乡村环境提升,构建绿色生态田野。
进景区。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景区”是我家的意识,认真学习游客手册,游客须知,自觉维护和遵守景区的规章制度,做一名文明、知法、守法的优秀游客。进一步加大景区饭店、交通、环卫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景区环境卫生质量。
进公共服务场所。严格落实街道门前“三包”,取缔乱摆乱放、占道经营,进一步完善供排水、指示牌、绿化、亮化、环卫等设施,修复街道损毁路面,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取缔游商地摊、久住乞讨等行为,整治未经审批或未采取防范措施的广场娱乐、集会活动等噪声扰民问题,纠正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废弃物的不文明行为;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绿道绿廊等公共绿化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园内部商业化水平,稳步推进“以商养园”运作模式,加强园内商业企业的监管,规范公园商业服务;整治车站周边游商摊贩无证经营、饮食摊点环境脏乱、从业人员卫生状况差等问题,全面提升车站形象;严控商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噪声污染,严肃查处在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的商家促销、流动商贩使用音响设备等噪声扰民的违法行为;加大老旧停车场升级改造力度,通过破硬增绿,见缝插绿、立体补绿,多种本土大树等措施,恢复绿化功能,提升形象品位;加快配套建设城区集贸市场,完善现有集贸市场的排水、公厕、摊位、防雨等设施设备,取缔市场内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合理划分商品区域,实现摊位规区、坐商规店、行商规市,还道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