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5-31 17:25“听说一群老干部开了一个店”“公园路上开了一家卖原生态农产品的体验店,走,看看去!”……近日,昭通市清官亭附近一家名为“昭通市离退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生态农特产业体验店”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关注和热捧。
5月28日,一群白发老翁正兴奋地向进店的顾客推荐店里的原生态农副产品,从高山腊肉到农家蜂蜜,还有土鸡蛋和乌天麻。虽然,这些产品没有精美的包装,但原生态就是它与众不同的亮点。
肩扛扶贫重任的
“体验店”应运而生
据介绍,去年10月,昭通市委老干部局与彝良县钟鸣镇木龙村正式挂钩结对,8个月的风雨同舟锻造了他们同木龙村的深厚友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紧紧牵动着市委老干部局干部职工的心。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没有底气的脱贫,没有市场支撑的产业是没有前景的产业。“我们不怕累、不怕苦,就怕东西卖不走。”对木龙村的贫困群众而言,产品滞销成了他们发展产业的心病,也是制约当地脱贫摘帽的主要原因。
面对木龙村原生态农副产品质优却愁销的困境,经过多次调研,由市委老干部局党总支统筹谋划,驻村扶贫工作队具体组织,钟鸣镇木龙村村“三委”负责产品采购,离退休老干部全程参与技术指导、技能培训、过程监督、销售推广,彝良县华耀商贸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经营的昭通市离退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生态农特产业体验店应运而生。自此以后,木龙村优质的腊肉、花椒、天麻、土鸡等纯天然农副产品有了对外展示和销售的平台,贫困群众又多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5月30日,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第一家体验店,市民除了可以到实体店购买农产品外,还可以通过关注“乌蒙里”微信公号后进行网上选购。他们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老干部化身为
扶贫路上的“最美促销员”
从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的那天起,在市委老干部局的号召下,一群“银发铁军”在乌蒙大地的脱贫攻坚战场奋力挥洒他们的激情与汗水。2017年,他们通过“夕阳助力脱贫攻坚感恩思进扶志行动”,从宣讲会到“院坝会”、从文艺表演到挥毫泼墨,老干部们火力全开,在全市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助推“精神扶贫”的热潮。为了帮助木龙村走完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这群银发老人再次献智献技,主动化身成“形象代言人”,成了扶贫路上的“最美促销员”。
解决制约“三农”发展的
“最后一公里”
听闻这是由市委老干部局统筹谋划,为挂钩扶贫点增收致富的农特产品体验店之后,昭通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陈真永立即前往一探究竟。
在听取介绍之后,陈真永高度肯定了市委老干部贯彻落实市委“133”工作思路,结合自身实际、立足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并对党支部+老干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工作模式进行了具体指导。
陈真永指出,各位老专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将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积极奉献出来,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这份精神值得所有年轻同志们学习和发扬,“大家要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进一步用好用活各类社会资源,以产业发展助推致富增收,以干部脱皮换取群众脱贫,以部门联动换取乡村振兴。”(来源:昭通市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