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18-05-30 09:14昭通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光勇)在昭通市全面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全省国企国资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5月23日—25日,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国资委第六调研组——省政府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国沛一行深入昭通市调研督查国企国资改革攻坚工作。
调研组听取了市国资委有关昭通市国企国资改革攻坚工作情况汇报,以及市政府办、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行昭通中心支行、昭通银监分局、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的发言后,李国沛认为,近年来,昭通市高度重视国企国资改革攻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企国资系统自加压力,真抓实干;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改革思路清晰,措施扎实有力,特色亮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着眼长远抓规划,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从实际出发,抓好总体部署,加大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力度,积极配置优势资源给国有企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指导企业进一步明确主业,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修正投资导向,多方开展合作,发挥国有资本投资的导向、引领、集聚作用,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突出重点抓监管,企业发展规范有序。各类监管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国企党建、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企业分类监管、国企负责人源头防腐、薪酬制度改革、企业投资管理、集中统一监管等工作快速推进、扎实有效。三是统筹谋划抓改革,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国资监管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市属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顺利运行,健康成长,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四是凝心聚力抓党建,作风建设全面加强。抓实国企党建顶层设计,明确了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督促企业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为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调研组指出,昭通市国企国资改革攻坚虽然取得了新成绩,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还存在一些短板。下步工作中,一是抢抓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企国资要主动顺应大环境、用好大政策、聚焦大方向、谋划大思路、做实大项目,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夯实云南跨越式发展的州市坚强支撑,更好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在州市的落地生根。
二是打好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攻坚战。要强主业,结合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僵尸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以及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力度,打好“三张绿色牌”,真正推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要强联合,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与省属骨干企业合作力度,以引进、整合、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动国有企业解决少、小、弱和治理不规范、管理不科学、走不出去等问题。要强治理,切实推动市属企业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依法落实董事会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依法落实经理层经营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企业规范治理。要强监管,提前思考机构改革对国资监管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监事会调整至审计部门后,及时优化国资委职能职责,梳理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出资人监管职责边界有法可依、清晰明确,监督管理更加规范高效。要按照省的要求,确保在2018年底前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做到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全覆盖。
三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州市属企业包括平台公司的风险形势不容乐观,不同程度存在资金链紧张、杠杆率偏高、融资难度大、债务风险大的问题。部分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普遍存在事前可研不充分、事中管控不及时、事后问责不到位,造成投资经营损失大、效益差。州市要全面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做到预案在先,一企一策,主动作为。企业要统筹好防风险和促发展的辩证关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加大资本金约束,严控融资平台债务,降低企业负债率,防范化解潜在风险,促进昭通市国有企业实现健康的、高质量的发展。
调研组一行还到昭通市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省水投公司所属红石岩堰塞湖、省建投集团10公司开展了实地调研。云南资本监事会副主席罗天明、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副调研员黄金河陪同调研,并对有关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