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鹤乡圣果
2018-05-09 10:18松林里种蘑菇,山坡上养鸡鸭。2016年以来,在旧圃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后海村两委积极引进企业,通过种植、养殖合作社挂钩贫困户的方式,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绿色产业,促农增收,使全村林下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旧圃镇后海村大垭口有7000多亩山林,从2016年开始,当地村民雷灿阳就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这里发展林下种养殖,他也让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雷灿阳是后海村26组村民,几年前,他在外打拼,学到了一些种养殖技术。2016年,他回乡创业,并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合作社,发展起了林下经济。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片松林已经被充分利用起来了。在这个松毛下面栽种的就是赤松茸,经过一年的试种目前已经成功了,而且已经初具规模。
灿阳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雷灿阳说:“我是当地的村民,看到一片片的松林,我们就想来搞林下种植,这个想法,也得到党委政府和后海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就成立了这个合作社。现在,规模种植赤松茸有20余亩,土鸡养了1万余只,带动了当地40多户贫困户。”
灿阳养殖合作社自2016年12月成立以来,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种养方式养殖一万多只林下土鸡、种植20多亩赤松茸,预计年纯收入80多万元。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让原来满山荒地的雷家梁子大垭口有了生机,还让当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有了收入。现在,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协调下,合作社已经初具规模,市场上对合作社的产品需求量也很大,下一步在做大做强合作社的同时还将致力于群众脱贫增收。
现在, 合作社流转了40多户贫困户的土地,同时还让100多人参加务工,为当地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后海村村民雷阳洪介绍说:他家有八亩多地,都入股到了合作社参加分红。另外他常年在这里务工,每个月有2400元,一年还是有二万六七的收入。再加上种地养猪,一年还是有3万余元的纯收入,两个孙子上学都没有问题了。
据了解,旧圃镇后海村因区域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多。近年来,旧圃镇党委政府以及后海村两委因地制宜,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促农增收。
后海村村主任刘玉平说,这个合作社是村集体加公司加农户,每年的养殖种植的年产值能达到350万元,纯利润能达到50万元,其中30万拿来分红,群众以土地来入股,这30万是用来分红的。另外,村民在里面打工,每天70到80元,发展合作社对群众脱贫致富是没有问题的。后海村的林子还有7000多亩,有5000多亩发展林下经济。今后,还打算把林下经济发展起来,让群众脱贫致富打下基础。(图/文 | 马龑 王明艳 杨琼 杨玉昆)
编后语
从绿色资源到绿色产业再到绿色经济,经过近两年的摸索,雷灿阳把一片山林变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而旧圃镇后海村也走出了一条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领群众绿色脱贫的发展之路。